星期一, 三月 27, 2006

吾友周美盈医生的婚宴剪影












星期六, 三月 25, 2006

头巾再惹风波

我在南洋的最新作品,请指教

头巾再惹风波

全国总警长丹斯理巴吉里下令女警在官方场合必须佩带头巾,但在其他时间,即使是回教徒女警,也只是被鼓励,而非强制性的佩带头巾。总警长发言的时间,真是恰到好处。

人们刚刚经历某国民学校违背教育部指令,强制回教徒女生佩戴特定标准的头巾的风波。而现在也正是国会的时间。时机如此,当然会引发比平时更大的反响。

说来奇怪,服装问题在马来西亚,常常可以构成社会议题。不久前不是发生过回教大学强制毕业生佩带头巾的事件吗?其实,宗教是否如此强调服装模式?看来我们须要更多的宗教对话,才更能更好的理解。面向各宗教背景受众的媒体,也应该传达服装对于个别宗教的重要性,促进我国多元宗教社会的彼此理解与交流。

宗教服装所引起的风波,印象中还发生在邻国新加坡。当时新加坡政府禁止学童佩带头巾,导致一名坚持佩带头巾的学童(其实是家长坚持),不得上学。类似事件似乎,也曾经发生在法国;情况与新加坡的个案相似。

从较为广泛的层面而言,服装问题其实反映的是不同宗教交流交汇时的冲突。在大部分的宗教信徒都面临世俗化的情况下,大部分宗教对自我信徒都没有太多的服装禁忌,更别说对非信徒的服装有所强制。在一般世俗生活交往当中,不同宗教信徒都秉持相互尊重,不刻意强调宗教信仰的平和态度。

实际上,在文化交流日益频密的今天,世俗化确实是多元社会最实际,也最能回避冲突的共存方式。世俗社会并不否定宗教的发展。但宗教毕竟是属于个体体验的心灵层次。宗教可以影响个人生活作业的模式,它也应该主要提供道德行为模式的原则性参照。

然而,我们看到的情况却是宗教形式主义的抬头。服装、饮食、符号等等图腾似乎变成宗教的最重要内涵。形式主义可以是宗教基层信众,理解宗教深奥义理的方便法门。更多时候,它也仅仅只是宗教创教人格身处的社会,历史阶段性的社会习俗而已,绝非宗教最精深的内涵。

除了阻碍信徒达致更超越性的灵性提升之外,形式主义的奉行原本可以无须构成任何社会问题;它甚至可以成为社会多元发展的表征。但人们对于此次总警长指令的不满,乃是在于其“强制”性的的成分。

人类从自然状态,步入文明社会,就必然渡让部分的个人权利,让少部分的阶级掌握调控社会的权力。权力的诞生,实际上也意味着“强制”的出现。但随着极权统治的毁灭性教训,人类逐渐意识到,大部分领域无须“强制”的介入,甚至不可以有“强制”的介入。

人们往往忽略,形式主义的抬头,实际上是宗教政治化的必然结果。当政治权力介入宗教范畴,或者宗教势力介入政治权力时,政权的合法性,就无可避免的来自于对于宗教事务的监控。对比宗教意识的监控,宗教形式的监控(如服装管制)往往更为容易执行,也更能有在群众当中直观性的效果。

当群众沦为宗教政治动员的狂热参与者,而牺牲掉制度伦理的认知与实践潜能时,这是此岸的堕落。当信徒受困形式主义的牢笼,无法提升宗教灵性的认知,以及不能立足当下实践宗教更为本质的大爱时,那是心灵的堕落。这双重堕落,是宗教政治化的因,也是果。

我不觉得总警长是极端的宗教分子。实际上,下令女警只在官方场合佩带头巾,其他场合就自由行事,某种层度是公私分明的作风。但是,由于指令即涉及“强制”,又涉及非信徒,我们就不得不作出宗教-权力结合的结构性分析,来探讨个别掌权者举措是否是某些意识形态的产物。

星期日, 三月 19, 2006

政府民调应有明确效益

我在南洋的最新文章

政府民调应有明确效益

正如之前向外公布一般,公共投诉局(Public Complaint Bureau)终于落实民意调查的计划。本月11日,公共投诉局总监拿督卡立依布拉欣宣布,打响头炮的正是一个有关政府津贴应用在何处的问题。

民意调查的问题是:政府津贴最好用在:1.提升学校设施; 2. 提升卫生设施;3.提升公共交通系统; 4 提升水务素质; 5. 公共福利。调查主要通过手机短讯以及网际网络进行,并限期两个星期,或一直到收集50000个调查回应,方告终止。

调查提到“政府津贴”,虽然字义笼统;但是鉴于政府减低燃油津贴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效应,人们很难不把这个所谓的“政府津贴”,与之前减少燃油津贴所省下的44亿令吉挂钩。

燃油津贴减少,导致油价大副上涨,已经引发民间相当的不满情绪,甚至演变成数次的街头示威抗议。一些攸关民生的课题,往往最能引起社会各界的不满。因此,此次由反对党发动的示威,可谓是看准民心直觉性的不满,顺势动员人民走上街头。

从消极面而言,政党利用民生问题鼓动群众,很可能仅仅是服务自身政治利益,借机打击执政党的威信而已。在此情况下,人民仅仅是被利用的工具。但从积极面而言,燃油津贴问题确实可以成为引发一般民众去思考更深层政经问题的契机。关键在于领导群众的政党,是否有诚意引领群众从感性的情绪,走向理性的结构关切。

燃油津贴的削减,作为政府长远规划的目标,是立足于我国油产未来局限之现实,并以更为妥善配置国家发展资源为目的。即使极力反对减少燃油津贴的反对党,倘若此时此刻执掌国家大权,也极可能不得不作出如此决定。

如今人们最为关心的是,省小来的44亿令吉,到底如何处置。副首相拿督斯理那吉就公开澄清,政府津贴绝对不会用来拯救官联企业。而首相本身也随后宣布设立44亿令吉的基金,全面提升国内的公共交通体系。

这项及时宣布,看来与日益膨胀的群众压力,有一定的联系。当然,政府对民怨迅速回应,本来就是体恤民间疾苦的良好风范。只是这次不等到之前高调推展的政府民调结果出炉,就匆匆决定津贴用处,就未免牺牲宣传政府民调的大好机会。

原本,如果政府民调的结果显示大部分人民认为政府津贴应该被用于提升公共交通系统,政府也顺势服从民意,就必然使人民对政府民调信心大增。建立起此种威信,往后相信会有更多人民通过此管道抒发观点,从而真正做到下情上达之果效。

必须强调,政府用意是否如上所述,存属我个人猜测。实际上,政府民调与燃油津贴议题,很可能真的没有如此之联系。政府民调很可能只是选择时下热点课题,作为较能吸引人们注意的策略而已。

作为政府民调的第一次,我们实在不能以过于挑剔的角度看待。网站设计,手机传送大体上都蛮简易方便。只是此次政府民调的问题,要人民决定到底政府津贴最好应用于何处,其实际效益难免令人质疑。

问题的五大选项都是政府职权小应该关注的重要领域。纳税人的金钱原本都应该被运用于这些领域。问题结果只能够看出人民对哪个领域较为看重。即使荣登民调结果榜首,也未必代表政府应该把大部分的资源用于那个领域。毕竟,在所有选项都非常须要重视的时刻,政府的宏观调控就必须发挥更重要的角色。

如果问题设计欠佳,政府从民调中获取的资讯就未必具有实质效益。此次问题的选择,或许是以逃避敏感课题为其中一个考量。但是,如果长期进行无实质效益的调查,恐怕难以引起社会的关注,而公共服务局要从被动接受民众投诉,转型至主动鉴定民意的意愿,就难以实现了。

星期日, 三月 12, 2006

伊朗核问题持续升温

我在《南洋商报》的最新作品,请多指教

伊朗核问题持续升温

美国指责伊朗发展铀浓缩计划,以达到发展核武器的目标,形成美伊之间的对抗局面。美国对于他国拥有及掌握核武技术,向来敏感。第二次美伊(伊拉克)战争,美国提出的理由,正是伊拉克拥有大杀伤性武器。美国与北韩关系,也时而因北韩发展核武的举措,呈现紧张的关系。

伊朗强硬派总统内贾德上台后,人们一般预料伊朗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将出现紧张的局面。然而,伊朗发展核技术早在2002年就被逃亡的伊朗异议组织所揭发。

根据1970年的防止核扩散条约,现有公开拥有核武的国家,有责任避免将核武技术转移至其他国家。在冷战结束后,核武威胁基本上已大为减轻。曾几何时,核武就如悬在世人头上的达莫克理斯剑,因为核武力量足以造成全人类的澈底毁灭。

因此,对于已经掌握核技术的国家,防止拥有核武的国家持续增加,虽然根本上是基于这些国家自私的战略考量,但确实有助于减低世界和平的不确定因素。

其实,防止核扩散条约并没有否定其他国家发展作为和平用途的核子技术,但必须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方能进行。国际原子能机构早在2003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伊朗破坏了防止核扩散条约。

此次伊朗坚持发展核技术,也向世界宣布是为了和平的能源用途。为了抗拒西方国家,伊朗当局也通过国内媒体灌输人民有关核技术的官方观点。伊朗官方观点认为:发展核技术乃伊朗的“基本权利”。

各国,尤其是伊朗盟友俄罗斯及中国大陆,都希望伊朗核问题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框架下协调解决。然而,美国却坚持把问题带上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对于可能面对的制裁,伊朗态度强硬。总统内贾德扬言倘若问题提交安理会,西方各国将面对“伤害与痛苦”。

其实,即使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实质的制裁的议案也难以通过。这主要是因为具有否决权的俄罗斯及中国几乎肯定不会支持提案。伊朗总统的喊话,令人们揣测到底伊朗将以何种方式对付西方国家。

作为世界上第四大的原油出产国,评论家担心伊朗会以石油减产,冲击国际油价甚至导致石油危机。另外的可能,就是通过极端恐怖组织,对美欧国家本土或海外的利益进行破坏。

伊朗强调发展核子技术的权利。但是作为石油资源充足的国家,发展核技术应付能源需求的必要性,确实令人质疑。在加上回教与西方世界日益严峻的文明冲突,欧美国家的忧虑是可以理解的。

美国至今还未考虑进行单方面的军事行动。入侵伊拉克而无法找到大杀伤性武器,已经使美国丧失大量的道德基础。更何况伊拉克局势的混乱,使国际社会以及美国国内民众,对于另辟战场大感保留。

无论此次伊朗强硬发展核武的证据如何充沛,西方国家对于伊朗的强硬行动还是会招致全球回教徒的强烈反应。但是放任一个被认为是“流氓国家”的政权掌握足以毁灭人类文明的武器,肯定也不是一个合理的选项。

在亵渎回教先知漫画事件沸沸扬扬之时,我国政府曾举办一个名为“谁代表回教?谁代表西方”的研讨会。会上议决无论是回教,还是西方,都不应被极端暴力的成员所代表。

然而,撇开理论的讨论,谁能够号召大量的社群成员,谁就实际上具有代表性。回教中庸力量如果不及时化解伊朗的强硬姿态,后果将会是伊朗与西方国家冲突的升温。如果还不幸演变成军事冲突,回教世界的“被害人意识”肯定飙升,到时代表性和诠释权要落到谁的手上?可想而知。

星期六, 三月 04, 2006

油价上涨呼唤政治改革

最新作品,请指教:

油价上涨呼唤政治改革

这边厢公积金局捎来好消息,宣布5%的年利率,那边厢政府突然宣布油价上涨30仙。政府似乎也理解,此次巨幅加价势必带来民众的不满。因此,副首相亲自在电视台发表讲话,解释政府减少燃油津贴的理由。

实际上,油价上涨根本上已是预料中事。首相去年宣布纾解民困四项措施,其中一项就是政府不会在2005年再度调高油价。换句话说,2005年后,油价上涨似乎难以避免。逐步取消石油津贴,是政府的长远目标。即使没有国际油价的狂飙,油价上涨看来在接下来的几年,还会一再上演。

这次油价上涨30仙,涨幅历来最大,但政府却承诺今年不再加价。副首相还特别对比去年的三次涨价,总共涨了45仙。副首相要人民思考,到底涨价三次,还是一次更好?

当然,如果涨价三次的总额超越涨价一次的数额,人民肯定选择后者。只是,如果数目一样,分三次涨价至少避免过于突然的物价暴涨,使人民逐步调整适应高物价时期的生活。

一次涨价或许有着一般民众无法理解的经济理论背景。但是,肯定的是,一次涨价使到政府只需面对一次的民众反弹。只要时间流逝,民怨可以渐渐淡化。多次涨价,则无异于一再挑起民怨,冲击当政者的执政基础。

国营传媒近来多发放油价上涨合理的言论,甚至找来保健品商人背书,多少有点滑稽。其实,以宏观经济的角度而言,政府取消燃油津贴的措施,或许确实有其合理性。因此,人民确实应该响应政府号召,缩紧腰带,改变生活模式。

提到“改变”,真正须要改变的其实不应该只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模式。油价上涨,会构成人民生活备受压力,问题关键并不是人民挥霍,而是我国的政经结构。

政府宣布削减燃油津贴,就可以为政府省下40亿令吉的资金。政府也承诺省下的资金会被用于提升公共交通系统。但是不知道过去两年数次削减燃油津贴所为政府节省的资金,究竟被用于什么地方了?提升了什么?

津贴燃油或许不符合宏观经济效益,人们甚至可以提出一箩筐的理论支持取消之。但是不要忘记我们毕竟还是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具体情景当中的。当政府运作还是逃离不了政商勾结党国资本的结构,所谓“省”下来的资金,最后流落何方,令人担忧。

即使在我国经济相对强劲的时候,公共交通系统都没有办法被良好的建构起来。问题真的是资金的不足吗?还是公共交通,正如其他的公共服务私营化一样,始终难逃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牟取暴利的工具?成为掏空国家资源的方便发门?

人民生活模式真的应该改变。但改变不应停留在缩紧腰带的层次而已。人民的改变应该涉及社会意识的层面,并且必须提升为理性但具有活力的政治改革。

只要贪污滥权结构一再被纵容,人民生活的素质必定每况愈下。与其等到社会经济严重溃败时发生社会动乱,付出沉重的社会成本,人民有必要更为清醒并积极的监督当今政权。

一再消极期待“英明领袖”改变一切,其实显示的只是人民对自我命运的怠惰。至于英明的领袖,如果真的是心怀人民群众,就不应为了巩固政治地位,而姑息滥权腐败的结构。

星期三, 三月 01, 2006

关注及支持全国大专辩论会

最新作品,请指教

关注及支持全国大专辩论会

第十届全国大专华语辩论赛,今天(2006年2月25日)正式掀开战幕。各大专辩论好手,又将齐聚马来亚大学进行各场辩论的赛事。

全国大专辩论会连续办了十届,由来颇久。此赛事的起源,与马大华文学会争取成立的历史,有着一定的渊源。这些年来,华语辩论在马来西亚相对蓬勃的发展,各类辩论比赛近乎成为许多地区或是社团的常年活动。

相较于其他辩论比赛而言,全国大专辩论会却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赛会之一。而且涉及的是国内的大专院校。因此,也是辩论爱好者满心期待的盛会。

时至今日,虽然大专教育的日益普及,已经使大专生的光环,失色不少;然而,人们还是对大专生抱有一定的期望。以今天的大专生而言,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比较多元的景象。

部分大专生展露了比80-90年代更为果敢的行动主义(activisms)。从这几年校园选举的风风雨雨。曾几何时,青年理想主义的火焰是如此黯淡。但是,当下一些敢学生的身体力行当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挑战权威的智慧与勇气。

当然,虽然这些学生的传媒曝光率相对的高,但以数目而言,这毕竟还是少数。我们固然可以抱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乐观期待,但目前大部分的大专生还是不能理解关心社会议题,更别说领导社会改革,哪怕是温和性质的。

对于热爱辩论活动的朋友们。多年来的努力,可谓是带来国内辩坛欣欣向荣景象的果实。各大专已经建构了训练辩手的机制。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训练机制,是由各大前任辩手义务建立执行的。

辩论比赛向来能够吸引一定的群众。这归根到底,乃是因为,辩论本身就是一个综合素质的较量。从个人分析能力、语言掌控、批判思维,到团队默契合作,及筹备过程的规划,都具有相当的挑战性。

一场参赛双方都用心筹备的辩论,可以带来智慧交锋的美丽火花。就全国大专辩论会的辩题选择取向而言,辩论的主题往往关切社会家国的宏观课题。这次赛会的探讨领域就包括了:人类自由、社会发展、媒体与司法的关系、华教发展的省思、种族政治的探索等等。

这些原本沉闷的课题,经由辩论式的交锋,往往可以让人们对于课题更为理解,并且引发更为深沉的思考。口语交流往往具有有别于文字的吸引力。文字能够为阅读者带来无限遐想的空间,但口语的交流辩论,却能够展现即场的声音感染甚至肢体语言的艺术。

无可否认,观赏辩论确实具有高度的享受性。但是,辩论比赛,尤其是如全国大专辩论会的正规赛事,理应具有更大的潜能。既然探讨的议题是当下社会家国的议题,观众就不应自我定位为旁观看客而已。反之,应该以积极探讨思考,甚至沉淀为文字的记录。

当然,辩手也同样是当下教育制度产物。因此,在辩论课题时,未必能够做到深刻慎密。这也正是为何社会人士更应该走入校园,理解当今大学生对社会的解读,并进行以交流指教。
参与辩论的同学,不管是场上的辩手,还是幕后的智囊,都未必能够同时成为冲撞威权的先锋队伍。但是,只要充分发挥辩论活动的感染力,或许我们真的还是能够期待扭转一些观众席上朋友的时事冷感,从而逐步建构具有基本社会意识的新一代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