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上涨呼唤政治改革
最新作品,请指教:
油价上涨呼唤政治改革
这边厢公积金局捎来好消息,宣布5%的年利率,那边厢政府突然宣布油价上涨30仙。政府似乎也理解,此次巨幅加价势必带来民众的不满。因此,副首相亲自在电视台发表讲话,解释政府减少燃油津贴的理由。
实际上,油价上涨根本上已是预料中事。首相去年宣布纾解民困四项措施,其中一项就是政府不会在2005年再度调高油价。换句话说,2005年后,油价上涨似乎难以避免。逐步取消石油津贴,是政府的长远目标。即使没有国际油价的狂飙,油价上涨看来在接下来的几年,还会一再上演。
这次油价上涨30仙,涨幅历来最大,但政府却承诺今年不再加价。副首相还特别对比去年的三次涨价,总共涨了45仙。副首相要人民思考,到底涨价三次,还是一次更好?
当然,如果涨价三次的总额超越涨价一次的数额,人民肯定选择后者。只是,如果数目一样,分三次涨价至少避免过于突然的物价暴涨,使人民逐步调整适应高物价时期的生活。
一次涨价或许有着一般民众无法理解的经济理论背景。但是,肯定的是,一次涨价使到政府只需面对一次的民众反弹。只要时间流逝,民怨可以渐渐淡化。多次涨价,则无异于一再挑起民怨,冲击当政者的执政基础。
国营传媒近来多发放油价上涨合理的言论,甚至找来保健品商人背书,多少有点滑稽。其实,以宏观经济的角度而言,政府取消燃油津贴的措施,或许确实有其合理性。因此,人民确实应该响应政府号召,缩紧腰带,改变生活模式。
提到“改变”,真正须要改变的其实不应该只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模式。油价上涨,会构成人民生活备受压力,问题关键并不是人民挥霍,而是我国的政经结构。
政府宣布削减燃油津贴,就可以为政府省下40亿令吉的资金。政府也承诺省下的资金会被用于提升公共交通系统。但是不知道过去两年数次削减燃油津贴所为政府节省的资金,究竟被用于什么地方了?提升了什么?
津贴燃油或许不符合宏观经济效益,人们甚至可以提出一箩筐的理论支持取消之。但是不要忘记我们毕竟还是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具体情景当中的。当政府运作还是逃离不了政商勾结党国资本的结构,所谓“省”下来的资金,最后流落何方,令人担忧。
即使在我国经济相对强劲的时候,公共交通系统都没有办法被良好的建构起来。问题真的是资金的不足吗?还是公共交通,正如其他的公共服务私营化一样,始终难逃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牟取暴利的工具?成为掏空国家资源的方便发门?
人民生活模式真的应该改变。但改变不应停留在缩紧腰带的层次而已。人民的改变应该涉及社会意识的层面,并且必须提升为理性但具有活力的政治改革。
只要贪污滥权结构一再被纵容,人民生活的素质必定每况愈下。与其等到社会经济严重溃败时发生社会动乱,付出沉重的社会成本,人民有必要更为清醒并积极的监督当今政权。
一再消极期待“英明领袖”改变一切,其实显示的只是人民对自我命运的怠惰。至于英明的领袖,如果真的是心怀人民群众,就不应为了巩固政治地位,而姑息滥权腐败的结构。
油价上涨呼唤政治改革
这边厢公积金局捎来好消息,宣布5%的年利率,那边厢政府突然宣布油价上涨30仙。政府似乎也理解,此次巨幅加价势必带来民众的不满。因此,副首相亲自在电视台发表讲话,解释政府减少燃油津贴的理由。
实际上,油价上涨根本上已是预料中事。首相去年宣布纾解民困四项措施,其中一项就是政府不会在2005年再度调高油价。换句话说,2005年后,油价上涨似乎难以避免。逐步取消石油津贴,是政府的长远目标。即使没有国际油价的狂飙,油价上涨看来在接下来的几年,还会一再上演。
这次油价上涨30仙,涨幅历来最大,但政府却承诺今年不再加价。副首相还特别对比去年的三次涨价,总共涨了45仙。副首相要人民思考,到底涨价三次,还是一次更好?
当然,如果涨价三次的总额超越涨价一次的数额,人民肯定选择后者。只是,如果数目一样,分三次涨价至少避免过于突然的物价暴涨,使人民逐步调整适应高物价时期的生活。
一次涨价或许有着一般民众无法理解的经济理论背景。但是,肯定的是,一次涨价使到政府只需面对一次的民众反弹。只要时间流逝,民怨可以渐渐淡化。多次涨价,则无异于一再挑起民怨,冲击当政者的执政基础。
国营传媒近来多发放油价上涨合理的言论,甚至找来保健品商人背书,多少有点滑稽。其实,以宏观经济的角度而言,政府取消燃油津贴的措施,或许确实有其合理性。因此,人民确实应该响应政府号召,缩紧腰带,改变生活模式。
提到“改变”,真正须要改变的其实不应该只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模式。油价上涨,会构成人民生活备受压力,问题关键并不是人民挥霍,而是我国的政经结构。
政府宣布削减燃油津贴,就可以为政府省下40亿令吉的资金。政府也承诺省下的资金会被用于提升公共交通系统。但是不知道过去两年数次削减燃油津贴所为政府节省的资金,究竟被用于什么地方了?提升了什么?
津贴燃油或许不符合宏观经济效益,人们甚至可以提出一箩筐的理论支持取消之。但是不要忘记我们毕竟还是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具体情景当中的。当政府运作还是逃离不了政商勾结党国资本的结构,所谓“省”下来的资金,最后流落何方,令人担忧。
即使在我国经济相对强劲的时候,公共交通系统都没有办法被良好的建构起来。问题真的是资金的不足吗?还是公共交通,正如其他的公共服务私营化一样,始终难逃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牟取暴利的工具?成为掏空国家资源的方便发门?
人民生活模式真的应该改变。但改变不应停留在缩紧腰带的层次而已。人民的改变应该涉及社会意识的层面,并且必须提升为理性但具有活力的政治改革。
只要贪污滥权结构一再被纵容,人民生活的素质必定每况愈下。与其等到社会经济严重溃败时发生社会动乱,付出沉重的社会成本,人民有必要更为清醒并积极的监督当今政权。
一再消极期待“英明领袖”改变一切,其实显示的只是人民对自我命运的怠惰。至于英明的领袖,如果真的是心怀人民群众,就不应为了巩固政治地位,而姑息滥权腐败的结构。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