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望真正“开明”面对华教
我在南洋的最新稿件,请指教
冀望真正“开明”面对华教
教育部长宣布明年才会宣布小六检定考试数理科的媒介语,引起华族社会哗然。加上交教育部长一系列的发言与政策,华教元老沈慕羽,发言抨击教长。
沈老是公认的华教斗士,还曾经为华教身陷囹圄,但近来较少公开批判政治人物。此次发言,相信是长期观察的感触。
然而,沈老的发言,却遭到当今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韩春锦的反驳。副教长认为人们对教长得抨击并不公平。因为,根据韩副部长与教长得个人接触,教长是一个开明的人物,对于华教困境,极为乐意帮忙。
韩副部长还不点名抨击沈老,说由于没有亲自与教育部长接触,所以才会对教长有所误解。
韩副部长指出,人们由于没有亲自接触教长,所以滋生误解。但人们对于教育部长三番五次拒绝董教总会谈的邀约,应该还记忆尤新。
既然亲自接触有助于消除误解,为何又要拒绝会谈?韩副部长的说法,看来似乎是对教长拒绝面谈的决定,甚为不以为然,所以迂回巧妙的“炮轰司令部”。
所谓“见面三份情”,在面对面的场合,人们往往会为对方留些情面。韩副部长所谓私人见面场合的“开明”,应该也算属于正确的观察。这应该比较算是沟通技巧上的圆融,而非实质的“开明”。
但是,人们必须判断的是,究竟是个人私下场合的“开明”重要,还是行使公权力时的“开明”更为重要?
沈老的观察,相信是基于教育部长的公开发言,以及教育部一系列的措施才作出的。就如英化数理的课题,明年就要考试的学子,到今天连考试媒介语都还没定案,这对学子们公平吗?这又算什么“开明”呢?
教育部长在最近一次拒绝会见董教总的时刻,提出的借口是:身为全民的教育部长,他不能只是照顾某一源流的学校,而必须兼顾各源流学校的发展。
言下之意,华文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董教总就是独尊华教,把其他源流教育置于水深火热而不顾的极端团体。这番言论,实际上罔顾了华文教育被严重边缘化的现象,更罔顾华小仅仅获2-3%公共教育发展资源的事实。
华基政党领袖不对此番言论反驳,还有颜面认可引述,并说这是“开明”之展现,令人震惊。
华基政党领袖也常要华社理解“政治现实”,并为某些友族领袖辩护,指出他们也“须要面对自己社群的压力”。对于那些向来就擅长发挥种族性议题的政客而言,自我社群对于华文教育的敌视,恰好是自身政治操弄得的结果。
华基政党领袖如果认为一些领袖目前就已经“开明”,可以想象他们对华教现况,应该还相当满意。所以,有人才会提出教育津贴数据,来淡化发展拨款的不成比例,尝试美化华教现况。但这是否符合华社大众的认知,各领袖确实该好好思考。
冀望真正“开明”面对华教
教育部长宣布明年才会宣布小六检定考试数理科的媒介语,引起华族社会哗然。加上交教育部长一系列的发言与政策,华教元老沈慕羽,发言抨击教长。
沈老是公认的华教斗士,还曾经为华教身陷囹圄,但近来较少公开批判政治人物。此次发言,相信是长期观察的感触。
然而,沈老的发言,却遭到当今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韩春锦的反驳。副教长认为人们对教长得抨击并不公平。因为,根据韩副部长与教长得个人接触,教长是一个开明的人物,对于华教困境,极为乐意帮忙。
韩副部长还不点名抨击沈老,说由于没有亲自与教育部长接触,所以才会对教长有所误解。
韩副部长指出,人们由于没有亲自接触教长,所以滋生误解。但人们对于教育部长三番五次拒绝董教总会谈的邀约,应该还记忆尤新。
既然亲自接触有助于消除误解,为何又要拒绝会谈?韩副部长的说法,看来似乎是对教长拒绝面谈的决定,甚为不以为然,所以迂回巧妙的“炮轰司令部”。
所谓“见面三份情”,在面对面的场合,人们往往会为对方留些情面。韩副部长所谓私人见面场合的“开明”,应该也算属于正确的观察。这应该比较算是沟通技巧上的圆融,而非实质的“开明”。
但是,人们必须判断的是,究竟是个人私下场合的“开明”重要,还是行使公权力时的“开明”更为重要?
沈老的观察,相信是基于教育部长的公开发言,以及教育部一系列的措施才作出的。就如英化数理的课题,明年就要考试的学子,到今天连考试媒介语都还没定案,这对学子们公平吗?这又算什么“开明”呢?
教育部长在最近一次拒绝会见董教总的时刻,提出的借口是:身为全民的教育部长,他不能只是照顾某一源流的学校,而必须兼顾各源流学校的发展。
言下之意,华文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董教总就是独尊华教,把其他源流教育置于水深火热而不顾的极端团体。这番言论,实际上罔顾了华文教育被严重边缘化的现象,更罔顾华小仅仅获2-3%公共教育发展资源的事实。
华基政党领袖不对此番言论反驳,还有颜面认可引述,并说这是“开明”之展现,令人震惊。
华基政党领袖也常要华社理解“政治现实”,并为某些友族领袖辩护,指出他们也“须要面对自己社群的压力”。对于那些向来就擅长发挥种族性议题的政客而言,自我社群对于华文教育的敌视,恰好是自身政治操弄得的结果。
华基政党领袖如果认为一些领袖目前就已经“开明”,可以想象他们对华教现况,应该还相当满意。所以,有人才会提出教育津贴数据,来淡化发展拨款的不成比例,尝试美化华教现况。但这是否符合华社大众的认知,各领袖确实该好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