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二月 01, 2008

别投情绪票

我在《南洋商报》的最新作品,请指教

别投情绪票

在不知不觉当中,许多事物已经改变,小至个人,大至社会的意识。2007年首都街头热闹,但真正前所未有的却是人民冷静的反应。不再有谣言四起、匆匆屯粮的场景。有人说,这是大马人民意识的进步。
政治人物提起国家历史事件,警惕现实,过去几乎是常态。今天,可能却可能变成领袖们的政治负债,引来炮轰。这也是改变,同样是进步。
一个简单的报道,或许记者真的过度诠释,但却无心插柳,成了当今社会意识的探测针。探测出现今已经有人对恐吓式的政治文化,深感不屑。
大选将至,政治领袖们又开始呼吁人民别投情绪票,一种极为陈旧的言论。但“情绪票”确实可以有更为不同的解读的。
欢乐、悲伤、愤怒、恐惧都是人们的情绪。传统上,“别投情绪票”的呼吁,是要人们不要因为对腐败统治的愤怒而决定投票的取向。
如果愤怒足以主宰人们的抉择,其他负面的情绪同样可能,比如:恐惧。恐惧”乱”、恐惧“丧失发展”、恐惧“族群利益受损”、恐惧“极端宗教势力抬头”。
实际上,呼唤人们别投“情绪票”的,恰好可能就是多年来都是“情绪票”的最大受益人。呼唤人们别投“情绪票”的,有可能才是炒作情绪的最大玩家。
社会意识改变可以制衡明目张胆的恐吓,但这却同时是一个过分讲究包装的年代。语气用字像是理性分析的,未必代表没有恐吓性的内容。
当然,提出敏感的历史事件如果过于露骨,构成恐吓,那就提出事件的周边影响,苦口婆心:现今局势与40年前没有多大改变,我们承担不起再来一次的冲击。
以史为鉴,警惕现实,原本就是史学的社会功能。政治人物提起历史,当然可能真的诚恳的思考家国社群出路,但也有可能仅仅为了追求政治效应。
要判断究竟是何者,可以从政治人物发言的脉络,以及谈话可能的带来的情绪效应探索。另外一个判断标准,就是言论过后是否允许充分理性的观念交锋?
顾及形象,许多政治人物或许从此谨言慎行,避免触及可能引起反弹的地带。然而,身为选民的我们还要检视:政治人物所属政党阵线是否依然提出一些恐吓性的政治言论?政治人物是否纵容身边人发出恐吓性的言论?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