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八月 08, 2007

对反对党的批判

我在《南洋商报》的最新作品,请指教

对反对党的批判

在全国大选即将来临的时刻,媒体以及评论界似乎已经更多的进行对于政党的评价。对于执政党的批判,实际上永远不会少。但反对党由于内部问题的一再显现,似乎也同样遭到不同程度的抨击。
批评者内心的动机如何,人们无法非常确切的加以鉴定。然而,但评论内容及书写手法却足以提供充足的周边证据,体现批判的动机。
当然,言论自由实际上也包涵言论动机的自由。只要公共议论的领域,允许论点的辩论交锋,对事件的多元评价,终究可以为普罗大众更深刻理解政治现实提供条件。
抨击反对党内部运作的评论,基本上可能有两大动机:首先,论者可能对于反对党无法真正壮大,以真正清新的政治论述与实践,撼动腐朽的政治结构,而深感失望。这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结。通过批判,论者可能希望能够唤醒反对党人及早“亡羊补牢”。
另外一种,则是敌对政治势力,乘机放大反对党内部问题,“回敬”反对党人的抨击。只要可以制造“反对党更烂”的印象,执政党自然可以化解批判,从而在政治竞逐、选票争取当中胜出。有迹象显示,近来在平面媒体当中,后一种类型的文章已日益增加。
在大选将至时刻,民众在阅读评论文章时,确实应当稍加留意“党性动机”存在的可能性。需要重申的是,在言论自由的大原则下,具有“党性动机”的文章同样具有发表议论的权利。
然而,这并不代表人们不能对这类文章进行解读、评析甚至批判。如果评论文章大肆批评反对党,动机是为了争取选票,关键问题就是:选民是否应该因为反对党的内在局限,而转而支持执政党?
马华公会新进政治明星胡渐彪在电视议论节目当中清楚表明,马华是华社重大的政治资产,即使存在缺陷,也应该好好珍惜强化。
胡渐彪清新之处在于,他不仅仅认为马华是资产,也同时认同反对党以及评论界同样可以是维护华社权益的管道。
既然如此,即使反对党内部存在缺陷,人民确实也不应该仅仅就此就唾弃反对党,而同样应该珍惜强化。在成熟的民主制度下,选民关注的应该是宏观政治的需要。
各政党自然会提出选民应该支持他们的理由,以及应该唾弃敌对政党的理由。但选民在考量两方言论,决定选票取向之时,是否也更应该扩大视野,考虑当下的大马政治,究竟要何去何从?
目前关键的问题难道不应该是:种族威权政党是否应该受到制衡?在种族主义气焰高涨的时刻给予选票支持,是否会壮大种族政治结构?人民是否应该继续维护种族威权,以换取局部短暂的利益施舍?反对党议席的减少,是否就得以改变反对党内部的政治生态?反对党竞争力的滑落,是否就有助于执政势力的体制内改革?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