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愧对董教总
我在《南洋商报》的最新作品,请指教
华社愧对董教总
教总刚刚炮轰某些政党企图粉饰我国华教现况,制造华教形势大好的假象。没过多久,就传来教育部长指责董教总要求会面“无诚意”。事件的先后顺序,“未必”代表两者存在因果关系,这是逻辑学的基本原理。
然而,“未必”代表不必然是,也不必然不是,于是我们还要寻觅一些其他的蛛丝马迹。我们先从“无诚意”的指责探讨。
根据媒体的报道,教育部长希山幕丁指责董教总会晤的要求“无诚意”,原因是“为会谈预设条件”。董教总随后公开致给希山的信件,明确显示信内只是简短的提出会晤的要求,根本没有任何的条件设定。
面对如此尴尬局面,希山指出董教总并非在信中提出条件,而是一些其他公开的言论,显示其“无诚意”。到底是那些言论?似乎也没有交待。
其实,一些位高权重,日理万机的政治领袖,未必有能力逐一阅读公函。教长会对董教总要求有所误解,可能显示教育部内部、部长幕僚、甚至友党领袖当中,存在一些对董教总具有偏见的势力。
希山在这项争议提出另一耐人寻味的话语是:“董教总并非唯一捍卫华教的组织”,令人无限遐想。华社向来都认为,捍卫华文教育,舍“董教总”其谁?
当然,朝野政党都在捍卫华文教育方面,有所努力。尤其是某些种族性政党,更有“与华小共存亡”的豪情宣布。
希山还说“不见董教总非末日”,我们是否可以如此解读:教育部长宁可和其他“捍卫华教”的组织,就是不与董教总合作?
其实,从马来西亚的政治脉络而言,希山属意的“合作对象”是谁?大家心照不宣。但人们也不免对这个“合作对象”是否有过多的客观局限而担忧。
“合作对象”是否能够以对等的关系与教长共同解决华教课题? “合作对象”是否受制于政党从属地位而难以争取实质的成果?“合作对象”是否会是否使华教课题成为政治筹码,使起成为依据政局变动收放的棋子?使一个制度性的解决方案,更难达成?
回到教总对某些政党的炮轰。其实,在种族主义政党一党独大的现实下,某些政党的争取,确实得来不易,更是需要许多领袖孜孜不倦的努力。如果说在媒体大肆宣传,也是基于一种不甘心努力不被认同的心理。
这虽然值得同情,但在媒体大肆报道“华教一片大好”的言论,客观上确实足以带来粉饰性的效果,降低华社的危机意识,令危机更显恶化。
基于事态的发展,有人可能认为:教总炮轰某政党,导致某政党的不满,这种不满“传染”到教育部长那里,带来今天的局面?这个可能性可能不大,但是没有人可以知道真相。
此次教长与董教总的争议。整体华社包括华基政党,对于董教总的受难,甚至捍卫华教的地位被贬,似乎没有什么反应。对于多年来无私奉献,甚至付出惨痛个人代价的董教总人士,华社似乎亏欠太多。这次没有挺身维护,华社能说没有愧对董教总吗?
华社愧对董教总
教总刚刚炮轰某些政党企图粉饰我国华教现况,制造华教形势大好的假象。没过多久,就传来教育部长指责董教总要求会面“无诚意”。事件的先后顺序,“未必”代表两者存在因果关系,这是逻辑学的基本原理。
然而,“未必”代表不必然是,也不必然不是,于是我们还要寻觅一些其他的蛛丝马迹。我们先从“无诚意”的指责探讨。
根据媒体的报道,教育部长希山幕丁指责董教总会晤的要求“无诚意”,原因是“为会谈预设条件”。董教总随后公开致给希山的信件,明确显示信内只是简短的提出会晤的要求,根本没有任何的条件设定。
面对如此尴尬局面,希山指出董教总并非在信中提出条件,而是一些其他公开的言论,显示其“无诚意”。到底是那些言论?似乎也没有交待。
其实,一些位高权重,日理万机的政治领袖,未必有能力逐一阅读公函。教长会对董教总要求有所误解,可能显示教育部内部、部长幕僚、甚至友党领袖当中,存在一些对董教总具有偏见的势力。
希山在这项争议提出另一耐人寻味的话语是:“董教总并非唯一捍卫华教的组织”,令人无限遐想。华社向来都认为,捍卫华文教育,舍“董教总”其谁?
当然,朝野政党都在捍卫华文教育方面,有所努力。尤其是某些种族性政党,更有“与华小共存亡”的豪情宣布。
希山还说“不见董教总非末日”,我们是否可以如此解读:教育部长宁可和其他“捍卫华教”的组织,就是不与董教总合作?
其实,从马来西亚的政治脉络而言,希山属意的“合作对象”是谁?大家心照不宣。但人们也不免对这个“合作对象”是否有过多的客观局限而担忧。
“合作对象”是否能够以对等的关系与教长共同解决华教课题? “合作对象”是否受制于政党从属地位而难以争取实质的成果?“合作对象”是否会是否使华教课题成为政治筹码,使起成为依据政局变动收放的棋子?使一个制度性的解决方案,更难达成?
回到教总对某些政党的炮轰。其实,在种族主义政党一党独大的现实下,某些政党的争取,确实得来不易,更是需要许多领袖孜孜不倦的努力。如果说在媒体大肆宣传,也是基于一种不甘心努力不被认同的心理。
这虽然值得同情,但在媒体大肆报道“华教一片大好”的言论,客观上确实足以带来粉饰性的效果,降低华社的危机意识,令危机更显恶化。
基于事态的发展,有人可能认为:教总炮轰某政党,导致某政党的不满,这种不满“传染”到教育部长那里,带来今天的局面?这个可能性可能不大,但是没有人可以知道真相。
此次教长与董教总的争议。整体华社包括华基政党,对于董教总的受难,甚至捍卫华教的地位被贬,似乎没有什么反应。对于多年来无私奉献,甚至付出惨痛个人代价的董教总人士,华社似乎亏欠太多。这次没有挺身维护,华社能说没有愧对董教总吗?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