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八月 06, 2006

媒体管制,谁真正被考验?

被《南洋商报》拒绝刊登的最新作品,请指教

媒体管制,谁真正被考验?

近来国内媒体每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对主流媒体操生杀大权的内政部正副部长都已经对媒体报导做出警告。新闻部更是下重话,在不点名指责两家报章时,特别提出“513事件”及“茅草行动”作为警惕。

这一波的放话,其实与近来国内政治,尤其是巫族政治的发展相关。前首相敦马多个月来,越演越烈的政治冲击,威胁了当朝执政政治人物的地位。缩紧媒体似乎是应对政治挑战的手段。

这两年来,网络媒体发展迅速,除了是国内网际网络文化的渐渐流行,主要还是因为主流媒体在管制下难以发挥。这导致网络媒体往往得以报导较为实质的新闻、较为能够触碰议题核心的评论。

国内两家著名的中文网络媒体,最近才进行启航一周年纪念。这一年来,网络媒体不仅丰富了国内中文媒体生态,同时也连带带动主流媒体,在各方面有所改变。这种良性互动,虽然不是来自刻意的合作,但对于大马中文媒体,及阅听人却必然是利大于弊的。

然而,此一波的媒体管制,看来首当其冲的将是网络媒体。首先对网络媒体放话的,正是国内安全副部长拿督胡亚乔。报导原本指出副部长,在接获主流媒体投诉网络媒体过于自由后,该部有意修改《1984出版及印刷法令》,以管制网络媒体。

副部长澄清该部并无此意,并指出《1984年出版及印刷法令》目前只是被“检讨”而未必修改。其实,“检讨”该项法令确实是公民社会多年的倡议。但“检讨”后的结果可以是:第一,不修改;第二,修改。如果不修改,显示政府执意认为这个普遍被认为打压新闻自由的法令,依旧还存在价值。这显然与群众意愿背道而驰。

第二个选项则是还有三个可能:第一,修改法令,使其更为严苛;第二,修改枝枝节节,提升法令执行的效率;第三,修改法令,剔除伤害新闻自由的部分。目前的“检讨”不知朝着哪个方向,令人玩味。

根据最新的网上消息,登嘉楼警方已经开始对一家网络媒体进行调查。调查主要专注该网在报导前首相敦马哈迪在登嘉楼遇袭事件时,出现资料错误的事件。

据报导,警方是援引刑事诽谤调查此事。一般上,对付平面媒体最有效的,是《1984年出版及印刷法令》。法令赋予内安部长不可在法庭上挑战的决对权力,批准、更新及撤消出版准证。其次,才是《煽动法令》。此次事件,两大利器都派不上用场,这或许是为何某些方面开始思考如何加强管制网络媒体机制的原因。

其实,如果网络媒体言论涉及煽动,《煽动法令》依然有用武之地。但是,此次报导失准,在怎么创意的论证联结,都难以说是具有“煽动性”。极可能因此,检调单位改以其他法律调查网站。

资料性误失,有时真的难以避免。只要不是恶意造谣,有关当局并无采取行动的基础。如果执意对付网络媒体,只能给人借机发难,恶意打压的意味而已。对于打压媒体的政权,历史证明,其自身肯定具有太多不可告人的败行劣迹。群众应做的,就是对于粉饰性的宣传,一概不必当真,一有机会就唾弃此类政权。

在长官大人的连声放话之后,国内媒体显然面对巨大的压力。这确实是巨大的考验。但谁才是真正被考验的呢?对于掌握权力的政治人物,在关键时刻是否以打压媒体巩固自身权势,考验的是那些人物的人格,也考验某些廉政的宣告、亲民的表示,究竟是真心诚意,还是空话一场而已。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