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里尔梦幻的破灭
我在南洋商报的最新作品,请指教
沙里尔梦幻的破灭
国阵后座议员俱乐部主席拿督沙里尔,因不满国阵议员没有支持国会反对党领袖林吉祥的动议,愤而辞职,引起我国政坛短时期内的震荡。林吉祥是基于《新海峡时报》的封面报导,指某议员涉及出面向马六甲关税局要求通融一家公司进口锯木的事件,动议把事件交由国会特权委员会调查。
拿督沙里尔支持林吉祥的动议,但在进行表决时,却得不到国阵其他议员的支持,议长遂驳回是项动议,拿督沙里尔愤而离席,并作出辞职的宣布。拿督沙里尔是在2004年大选后被委托担当国阵后座议员俱乐部主席一职的。
首相阿都拉上台后,曾信誓旦旦建构一流国会。2004年全国大选国阵狂胜,建构一流国会的承诺,理应更有实践的条件。拿督沙里尔的任命,实际考量我们无从考察,但可以联想可能是实践建构一流国会的一个步骤。
2004年国阵狂胜产生的问题,是如何安置数目众多的国阵议员。当时,政府决定扩大内阁阵容。然而,过于臃肿的内阁,未必代表更有效率的政府行政。反之,其用意与实践再再显示了这很可能只是执政党内部派系斗争无法协调下的局面。
在三权分立的制度下,国会除了立法之外,其中另一关键的功能就是监督质询行政部门的运作。过于臃肿的势必导致此一功能的旁落。身为内阁成员的国会议员,由于受制于“共同责任”的原则,不可能实际上扮演监督的角色。
去年身为副部长的索提那登,由于在国会质疑内阁决定,而被国阵高层惩罚,显示的正是国会制衡的失效。因此,建构一流国会的工作,恐怕要落在占国会议席人数最多的国阵后座议员身上了。
拿督沙里尔担当国阵后座议员俱乐部主席,看来有意加强后座议员的监督功能。回顾去年的国会开会状况,我们也曾经见到相对活跃的讨论过程。在AP事件当中,众议员对拉菲达部长的质询,也曾令人刮目相看。但那仅仅是昙花一现,也可能是当时政治派系权谋斗争的显现而已,无关实际的行政监督。
不久前,拿督沙里尔就曾经表达对于国阵后座议员表现的不满。虽然说现任首相的作风相对开明,也多次表明可以接受国阵后座议员的批评,然而内部监督本质上是难以奏效的。
作为执政党的一员,国阵后座议员是有机会,有可能被招入阁的。实际上,除了少部分被党选边缘化的政治人物外,许多后座议员其实都可以期待进入内阁。在马来西亚的政治现实下,进入内阁往往对于巩固执政党议员的政治地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有鉴于此,除了少数例外,后座议员都最多是“小骂大帮忙”,不太可能进行足以令行政部门兢兢业业的有效监督。不难发现,内部监督,局限可谓极为巨大。因此,倘若拿督沙里尔曾经有通过强化后座议员监督功能的梦幻,这个梦幻由一开始就不切实际,一开始就难逃破灭的宿命。
当然,除了从结构性的角度而言,此次拿督沙里尔的辞职也显露国阵议员素质的低落。国会议员在主流媒体被指涉及滥权行为,国会理所当然要进行调查。“害怕被反对党捞取政治资本”的借口,显示的是部分国阵议员根本不把国会的尊严当一回事,更甭提协助建构一流国会了。
首相最近才说,政府不愿意以负债推动国家经济,因为这只会令后代承受当今短暂性发展的代价。这指的只是经济领域。对于更关键的政治及制度领域,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究竟又对得起我们的子孙后代吗?对于当政者,一再强化种族性的政治,对制度改革空雷不雨,难道不是为后代制造更多的“社会成本负债”吗?
拿督沙里尔的梦幻,也是许多群众的梦幻。我们确实来到梦醒时分了。一流的国会;来自立法辩论的激烈,而非橡皮章式的党性盲从;来自行政监督的雷厉风行,而非同流合污式的欲盖弥彰。唯有确保反对党的壮大,才有可能让国会扮演其本质性的功能。
沙里尔梦幻的破灭
国阵后座议员俱乐部主席拿督沙里尔,因不满国阵议员没有支持国会反对党领袖林吉祥的动议,愤而辞职,引起我国政坛短时期内的震荡。林吉祥是基于《新海峡时报》的封面报导,指某议员涉及出面向马六甲关税局要求通融一家公司进口锯木的事件,动议把事件交由国会特权委员会调查。
拿督沙里尔支持林吉祥的动议,但在进行表决时,却得不到国阵其他议员的支持,议长遂驳回是项动议,拿督沙里尔愤而离席,并作出辞职的宣布。拿督沙里尔是在2004年大选后被委托担当国阵后座议员俱乐部主席一职的。
首相阿都拉上台后,曾信誓旦旦建构一流国会。2004年全国大选国阵狂胜,建构一流国会的承诺,理应更有实践的条件。拿督沙里尔的任命,实际考量我们无从考察,但可以联想可能是实践建构一流国会的一个步骤。
2004年国阵狂胜产生的问题,是如何安置数目众多的国阵议员。当时,政府决定扩大内阁阵容。然而,过于臃肿的内阁,未必代表更有效率的政府行政。反之,其用意与实践再再显示了这很可能只是执政党内部派系斗争无法协调下的局面。
在三权分立的制度下,国会除了立法之外,其中另一关键的功能就是监督质询行政部门的运作。过于臃肿的势必导致此一功能的旁落。身为内阁成员的国会议员,由于受制于“共同责任”的原则,不可能实际上扮演监督的角色。
去年身为副部长的索提那登,由于在国会质疑内阁决定,而被国阵高层惩罚,显示的正是国会制衡的失效。因此,建构一流国会的工作,恐怕要落在占国会议席人数最多的国阵后座议员身上了。
拿督沙里尔担当国阵后座议员俱乐部主席,看来有意加强后座议员的监督功能。回顾去年的国会开会状况,我们也曾经见到相对活跃的讨论过程。在AP事件当中,众议员对拉菲达部长的质询,也曾令人刮目相看。但那仅仅是昙花一现,也可能是当时政治派系权谋斗争的显现而已,无关实际的行政监督。
不久前,拿督沙里尔就曾经表达对于国阵后座议员表现的不满。虽然说现任首相的作风相对开明,也多次表明可以接受国阵后座议员的批评,然而内部监督本质上是难以奏效的。
作为执政党的一员,国阵后座议员是有机会,有可能被招入阁的。实际上,除了少部分被党选边缘化的政治人物外,许多后座议员其实都可以期待进入内阁。在马来西亚的政治现实下,进入内阁往往对于巩固执政党议员的政治地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有鉴于此,除了少数例外,后座议员都最多是“小骂大帮忙”,不太可能进行足以令行政部门兢兢业业的有效监督。不难发现,内部监督,局限可谓极为巨大。因此,倘若拿督沙里尔曾经有通过强化后座议员监督功能的梦幻,这个梦幻由一开始就不切实际,一开始就难逃破灭的宿命。
当然,除了从结构性的角度而言,此次拿督沙里尔的辞职也显露国阵议员素质的低落。国会议员在主流媒体被指涉及滥权行为,国会理所当然要进行调查。“害怕被反对党捞取政治资本”的借口,显示的是部分国阵议员根本不把国会的尊严当一回事,更甭提协助建构一流国会了。
首相最近才说,政府不愿意以负债推动国家经济,因为这只会令后代承受当今短暂性发展的代价。这指的只是经济领域。对于更关键的政治及制度领域,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究竟又对得起我们的子孙后代吗?对于当政者,一再强化种族性的政治,对制度改革空雷不雨,难道不是为后代制造更多的“社会成本负债”吗?
拿督沙里尔的梦幻,也是许多群众的梦幻。我们确实来到梦醒时分了。一流的国会;来自立法辩论的激烈,而非橡皮章式的党性盲从;来自行政监督的雷厉风行,而非同流合污式的欲盖弥彰。唯有确保反对党的壮大,才有可能让国会扮演其本质性的功能。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