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阵大会漂白过去
我在《南洋商报》的最新稿件,请指教:
国阵大会漂白过去
民政党全国主席拿督斯里林敬益医生,公开建议国阵召开大会,以便个成员党基层以及一般民众能够更理解政府的施政措施;更关键的,这是为下届全国大选所做的准备工作。
国阵成员党年年都有代表大会。而作为执政骨干的巫统,年年大会都会成为国内外人士的聚焦点。虽然年年如一日,都是种族主义的言论,新意欠奉,但是具体的表演方式倒是时有“佳作”。
去年的巫统大会成为现任首相的代表作之一,极端言论纷纷出笼,矛头还指向其他成员党。林敬益当时还是奋力反击此类言论,较为令人激赏的一位领袖之一。
此次倡议国阵大会,林敬益本意肯定是为了国阵的利益,漂白过去一些局部的“瑕疵”。林医生屹立政坛数十年,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去年巫统以及巫青大会的风波,看来真的不算什么,也不足以令他对“大会”两字有任何的恐惧。
然而,没有人能够确定,在“大会”氛围下,极端政客不会再次“善用”发言出位的良机。林医生不可忘记,发表极端言论的人士,从来没有收回言论,更甭说道歉。我说的不是那几个被巫统最高理事会警告的小人物,而是实质掌权,留学英伦的年轻政客。
所谓“见面三分情“,如果友党基层也在场,有关人士也可能稍微收敛。但这恐怕也未必。友党人士在场,可能是某些人士更好发挥的良机,更能展露其捍卫民族利益,愿意付出一切的决心;也更能直接向代表他族的领导或是基层,明确的表达起民族霸权不可撼动的信息。当然,相信“何时用剑?”或者“准备浴血”的言论,应该不会重现。
坦白说,如果谈论一些关键的课题,成员党之间言语上的对立,恐怕难以避免。到时候,马华民政,尤其是领袖级的人物,处境肯定极为尴尬。公然明确的反驳极端言论,触怒巫统老大?之前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的“内部争取”,可能功败垂成;忍气吞声?又如何面对百万华裔同胞凝视的眼睛?
我相信国阵大会几乎肯定不会现场全程直播。但是,其所引发的议论却肯定蔓延。巫文中文报章,初期都会“扮演好”其角色,以各自族群的观点,评析论辩。
但过后的发展,可能争执日益扩大,关心国家安定、族群和谐的力量机制就会启动。然后,自然有在个别语言报章出现的安抚性言论,或又有鸡毛蒜皮的“好消息”(如重新宣布一些早已在增建计划中的华文小学)。
我非杞人忧天,过去两年的政治发展,几乎都是以上的操作模式。这点相信国阵领袖恐怕也有设想过。所以,个人揣测,国阵大会是不会进行的。
即使进行,他也不过会是几个成员党最高领袖发言,触及一些国家发展的笼统言论,或是呼喊一些美丽的口号,基层也只有:聆听、鼓掌、欢呼的份。这种政治“嘉年华”实际上只有当事人自做自爽,劳民伤财,能换来的不过是充满怨气民众的冷眼相待。
其实,国阵各成员党,与巫统的之间的互动,都必须偷偷摸摸,才有所谓的“成效”。因为,非土著的任何要求,都可以被相关媒体炒作为挑战某些族群利益的举措。于是,面对这种放肆的挑战,种族霸权又再摆出族群救世主的面目,反击任何的“无理”挑战。
进行内部协商人士,就是认识到这一点,所以难以以透明、公开的方式,谈论国家政策。但在许多场合,华基政党领袖都透露,在政治现实下,必须巧妙布局,暗中行事。
然而,华基政党应该问的,是独立建国50年后,为何某些族群还是无法真正的以双赢的角度,看待种族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身为领导人的友族领袖,虽然号称要成为全民的领袖,但依然纵容极端政客的存在?
即使个别党员的言论,不代表政党立场。但是身为领导人级人物,如巫青副团长、巫统副主席的,是否真的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我并不反对国阵大会的召开,如果大会能够探讨一些实质民生关注点:如何处理不公平的大道和约?如何保障媒体以及言论的自由?如何确保多元文化以及教育的资产被真正的认可?何时成立独立警队委员会?如何确保联邦宪法得以捍卫各族的宗教自由?如何确保民主选举制度的公正廉洁?
但是,国阵大会可能谈论这些吗?
国阵大会漂白过去
民政党全国主席拿督斯里林敬益医生,公开建议国阵召开大会,以便个成员党基层以及一般民众能够更理解政府的施政措施;更关键的,这是为下届全国大选所做的准备工作。
国阵成员党年年都有代表大会。而作为执政骨干的巫统,年年大会都会成为国内外人士的聚焦点。虽然年年如一日,都是种族主义的言论,新意欠奉,但是具体的表演方式倒是时有“佳作”。
去年的巫统大会成为现任首相的代表作之一,极端言论纷纷出笼,矛头还指向其他成员党。林敬益当时还是奋力反击此类言论,较为令人激赏的一位领袖之一。
此次倡议国阵大会,林敬益本意肯定是为了国阵的利益,漂白过去一些局部的“瑕疵”。林医生屹立政坛数十年,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去年巫统以及巫青大会的风波,看来真的不算什么,也不足以令他对“大会”两字有任何的恐惧。
然而,没有人能够确定,在“大会”氛围下,极端政客不会再次“善用”发言出位的良机。林医生不可忘记,发表极端言论的人士,从来没有收回言论,更甭说道歉。我说的不是那几个被巫统最高理事会警告的小人物,而是实质掌权,留学英伦的年轻政客。
所谓“见面三分情“,如果友党基层也在场,有关人士也可能稍微收敛。但这恐怕也未必。友党人士在场,可能是某些人士更好发挥的良机,更能展露其捍卫民族利益,愿意付出一切的决心;也更能直接向代表他族的领导或是基层,明确的表达起民族霸权不可撼动的信息。当然,相信“何时用剑?”或者“准备浴血”的言论,应该不会重现。
坦白说,如果谈论一些关键的课题,成员党之间言语上的对立,恐怕难以避免。到时候,马华民政,尤其是领袖级的人物,处境肯定极为尴尬。公然明确的反驳极端言论,触怒巫统老大?之前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的“内部争取”,可能功败垂成;忍气吞声?又如何面对百万华裔同胞凝视的眼睛?
我相信国阵大会几乎肯定不会现场全程直播。但是,其所引发的议论却肯定蔓延。巫文中文报章,初期都会“扮演好”其角色,以各自族群的观点,评析论辩。
但过后的发展,可能争执日益扩大,关心国家安定、族群和谐的力量机制就会启动。然后,自然有在个别语言报章出现的安抚性言论,或又有鸡毛蒜皮的“好消息”(如重新宣布一些早已在增建计划中的华文小学)。
我非杞人忧天,过去两年的政治发展,几乎都是以上的操作模式。这点相信国阵领袖恐怕也有设想过。所以,个人揣测,国阵大会是不会进行的。
即使进行,他也不过会是几个成员党最高领袖发言,触及一些国家发展的笼统言论,或是呼喊一些美丽的口号,基层也只有:聆听、鼓掌、欢呼的份。这种政治“嘉年华”实际上只有当事人自做自爽,劳民伤财,能换来的不过是充满怨气民众的冷眼相待。
其实,国阵各成员党,与巫统的之间的互动,都必须偷偷摸摸,才有所谓的“成效”。因为,非土著的任何要求,都可以被相关媒体炒作为挑战某些族群利益的举措。于是,面对这种放肆的挑战,种族霸权又再摆出族群救世主的面目,反击任何的“无理”挑战。
进行内部协商人士,就是认识到这一点,所以难以以透明、公开的方式,谈论国家政策。但在许多场合,华基政党领袖都透露,在政治现实下,必须巧妙布局,暗中行事。
然而,华基政党应该问的,是独立建国50年后,为何某些族群还是无法真正的以双赢的角度,看待种族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身为领导人的友族领袖,虽然号称要成为全民的领袖,但依然纵容极端政客的存在?
即使个别党员的言论,不代表政党立场。但是身为领导人级人物,如巫青副团长、巫统副主席的,是否真的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我并不反对国阵大会的召开,如果大会能够探讨一些实质民生关注点:如何处理不公平的大道和约?如何保障媒体以及言论的自由?如何确保多元文化以及教育的资产被真正的认可?何时成立独立警队委员会?如何确保联邦宪法得以捍卫各族的宗教自由?如何确保民主选举制度的公正廉洁?
但是,国阵大会可能谈论这些吗?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