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改组又如何?
我在南洋的最新作品,请多指教,谢谢!
内阁改组又如何?
一般民众与传媒,对于首相阿都拉的内阁改组,这些日子以来,都满心期待。我们常常看到的画面,是传媒记者追问内阁改组何时进行,如何进行。当然,提问者无非想在任何正式宣布之前,出其不意的套出首相的心思。
首相多次阐明对于内阁改组,尚无灵感。但是,除了媒体基于对“内阁改组”新闻价值的追问,首相似乎也应该理解为何群众对此课题,如此关心。老练的传媒人,或是政治评论言,往往把内阁改组,分析成政治势力洗牌的展现。
这其实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事实的反映。但除了基于观赏政治皮影戏的心态之外,人民在首相阿都拉一上台,就期待内阁改组的大动作,正是基于对于首相的殷切盼望。
人们常说首相上台之时,民众对首相的“良好感觉”(feel good factor),非常强烈。这也造就了国阵在上届大选的辉煌胜利。
之所以有“良好感觉”,很可能是人民对于上任首相的所做所为,已经难以容忍;因而期待新政能注入新的气息。再加上过后政治宣传的动人口号,更加激起人民对于美好未来的期望。
虽然媒体或是评论界常常提出首相会以改组内阁,为革新的重大步骤之一。但是,内阁的重大改组,是否就意味着政治的改革?
从国家体制的角度而言,内阁是国家权力的核心。现代国家治理的复杂性,也使到个别行政部门的权力日益膨胀。内阁部长人选,对于家国未来必定影响重大。
历史上,许多的政治改革,都是首先落实于政治职位的任命,再由团队成员的在不同领域的改革,落实整体的社会改革。虽说政治改革须要改革团队,但是即使是重大的人事变迁,也未必体现政治改革,因为这端看新团队是否是换汤不换药。
有鉴于此,对于首相此次内阁改组不满,认为改组幅度过小的朋友,应该理解内阁改组,不能为了“大改”而“大改”。关键还要看执政集团有没有所谓具改革意愿的替代性人选。
这次内阁小改组,一般的议论是到底应该让掌控部门的资深部长留任,还是多加注入年轻的新血。资深部长对于部门事务的掌握及运作,有助于部门日常事务的顺利操作,但对于创新思维的提出,恐怕就较为逊色。
但是人民对某些资深部长的去留如此关注,主要还是在于某些部长过去掌权的记录。对于争议性课题的责任,人们不坚持刑事检控也罢,还要让这些部长继续留任,就完全背离赏罚分明的基本原则。
人们冀望为内阁注入新血,但这是否就真能解决问题?如果换上的新血,还同样是现有政治格局的产物,我们也同样难以期望这会带来什么实质改变。某些年轻领袖,虽留学英伦,但却可以是种族极端主义分子,我们要这样的人物入阁吗?
或许有人对内阁改组失望。但这只能说是过去过于一厢情愿,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当内阁改组成为的强化既有政治文化及架构的动作时,人民确实应该从“贤人治理”的迷梦中清醒。
首相说要设立委员会监督部长行为。由于这个委员会的细节还未敲定,我们也无从具体评论。但是除非委员会具有强大的调查权限,及高度的独立性,我们实在不应再次对此满怀希望。
其实,倘若监督部长的意愿是真诚的,在设立监督委员会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强化立国宪法中即有的监督机制:国会应该被给予更大的制衡空间;司法应更积极履行审查行政的职能。倘若监督部长的意愿是真诚的,传媒自由化也应该是最高领导人当下的首要议程。
内阁改组又如何?
一般民众与传媒,对于首相阿都拉的内阁改组,这些日子以来,都满心期待。我们常常看到的画面,是传媒记者追问内阁改组何时进行,如何进行。当然,提问者无非想在任何正式宣布之前,出其不意的套出首相的心思。
首相多次阐明对于内阁改组,尚无灵感。但是,除了媒体基于对“内阁改组”新闻价值的追问,首相似乎也应该理解为何群众对此课题,如此关心。老练的传媒人,或是政治评论言,往往把内阁改组,分析成政治势力洗牌的展现。
这其实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事实的反映。但除了基于观赏政治皮影戏的心态之外,人民在首相阿都拉一上台,就期待内阁改组的大动作,正是基于对于首相的殷切盼望。
人们常说首相上台之时,民众对首相的“良好感觉”(feel good factor),非常强烈。这也造就了国阵在上届大选的辉煌胜利。
之所以有“良好感觉”,很可能是人民对于上任首相的所做所为,已经难以容忍;因而期待新政能注入新的气息。再加上过后政治宣传的动人口号,更加激起人民对于美好未来的期望。
虽然媒体或是评论界常常提出首相会以改组内阁,为革新的重大步骤之一。但是,内阁的重大改组,是否就意味着政治的改革?
从国家体制的角度而言,内阁是国家权力的核心。现代国家治理的复杂性,也使到个别行政部门的权力日益膨胀。内阁部长人选,对于家国未来必定影响重大。
历史上,许多的政治改革,都是首先落实于政治职位的任命,再由团队成员的在不同领域的改革,落实整体的社会改革。虽说政治改革须要改革团队,但是即使是重大的人事变迁,也未必体现政治改革,因为这端看新团队是否是换汤不换药。
有鉴于此,对于首相此次内阁改组不满,认为改组幅度过小的朋友,应该理解内阁改组,不能为了“大改”而“大改”。关键还要看执政集团有没有所谓具改革意愿的替代性人选。
这次内阁小改组,一般的议论是到底应该让掌控部门的资深部长留任,还是多加注入年轻的新血。资深部长对于部门事务的掌握及运作,有助于部门日常事务的顺利操作,但对于创新思维的提出,恐怕就较为逊色。
但是人民对某些资深部长的去留如此关注,主要还是在于某些部长过去掌权的记录。对于争议性课题的责任,人们不坚持刑事检控也罢,还要让这些部长继续留任,就完全背离赏罚分明的基本原则。
人们冀望为内阁注入新血,但这是否就真能解决问题?如果换上的新血,还同样是现有政治格局的产物,我们也同样难以期望这会带来什么实质改变。某些年轻领袖,虽留学英伦,但却可以是种族极端主义分子,我们要这样的人物入阁吗?
或许有人对内阁改组失望。但这只能说是过去过于一厢情愿,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当内阁改组成为的强化既有政治文化及架构的动作时,人民确实应该从“贤人治理”的迷梦中清醒。
首相说要设立委员会监督部长行为。由于这个委员会的细节还未敲定,我们也无从具体评论。但是除非委员会具有强大的调查权限,及高度的独立性,我们实在不应再次对此满怀希望。
其实,倘若监督部长的意愿是真诚的,在设立监督委员会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强化立国宪法中即有的监督机制:国会应该被给予更大的制衡空间;司法应更积极履行审查行政的职能。倘若监督部长的意愿是真诚的,传媒自由化也应该是最高领导人当下的首要议程。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