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十二月 11, 2005

积极跟进警队滥权案件

我在南洋商报的最新作品,请指教

积极跟进警队滥权案件

警队滥权事件,发展至今,整个讨论的热度,已大为减退。首相设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警队内部守则,及一些滥权行为。目前人们都在静待调查委员会的调查结果。

这次警队滥权事件,主要是在民主行动党国会议员郭素沁揭发后,加上各媒体的追踪报导,才能够成为一个全民关注的议题。阿都拉时代对于媒体的相对松绑,其实能够让媒体扮演监督时政的功效。

然而,首相在设立独立调查委员会时,却指出这次事件,经媒体报导,已经形成了群众对于警察的印象,所以须要独立调查委员会,冷静的分析,才作出客观的建议。

这般解释,虽符合逻辑,但不免令人想入非非。到底须要花上一个月时间的独立调查,是否仅仅是缓兵之计?在马来西亚的现实下,太多的问题,根本浮不上台面,即使浮上台面,往往当局熬过风头火势后,就不了了之。

这种一再出现的剧目,令一般群众,对于行政滥权的现象,不敢抱以过高的冀望。当然,在阿都拉新政过后,人民的希望之火总算又开始重燃。首相一上任,就针对公务员体系中,掌握最大权力,贪污滥权最能直接面向人民的部门“开刀”,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对警队兴革算是作出了令人曾经振奋的承担。

但这种承担,确实充满政治风险:一来,触犯可能在关键时刻可以动用的权力资源;更重要的是,当人们把目光专注于某些特定领域的改革时,执行的成败,就与政治领袖的威信及地位,共同浮沉。

目前的种种迹象显示了上述危机,正在酝酿。除非,独立调查委员会的结论是警方现有的守则,没有太大的问题,只需局部的小修小改,否则更为根本的改革,肯定又要面对执行上的困难。如果以权力斗争的角度而言,或许还会有人希望警队的改革失败,进而凸现某领导人的无能。

另一方面,整个事态演变,我们可以看到除了首相署部长拿督纳兹里展现较为积极的态度之外。其他政治人物及行政官员,以开始展露出不愿接受批判的本色。副总警长强调,警队侦查的对象是进行拍摄的人士,而不是在流传摄像当中的滥权女警,就令人感觉有意转移视线。

此次警队滥权争议,原本始于几个中国女子,据说因为警方索贿不成,恼羞成怒,进行极具羞辱性的惩罚。后来的发展,竟然是国内事务部长到中国解释。姿态虽充满诚意,但如果无法对于明目张胆的涉案警员,有所惩戒,则同样还是对核心问题的逃离回避。

《马来前锋报》甚至还把事件,转化为充满种族意味的课题。国内安全部副部长更以傲慢口吻把不满警方的外国人“请”回去。更有政治人物开始抨击反对党公开警队滥权议题,而不是进行内部的“磋商”。还有人开始为警队平反,认为媒体对于警队的报导,有一竹竿打翻全船人的意味。

人们似乎对开始模糊了对滥权的课题的聚焦。这一切负面发展,之所以的一滋长,其实与当局没有在第一时间,运用群众对课题热切关注的时势,果敢的惩戒肇事警员,及对付部门首长不无关系。

法学界有这样的一句话:迟来的正义,并非正义(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独立调查委员会的必要性,乃是在于给予涉案各方公平的申辩机会。然而,作为一个引起社会关注的课题;作为人们明显可见,无论以何种正派的价值或宗教都无法认可的滥权行为,更为直接果敢的行动,恐怕还是比较恰当的。

事到如今,我们只能期望独立调查委员会,在作出建议时,能同时附加期望当政者尽快落实改革。警队改革是当今首相上台已来的最具指标性的议程。腐朽的政治势力当然乐见此议程的失败。各方人士,尤其媒体,应本着对首相的热爱,持续监督跟进警队滥权事件。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