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十一月 14, 2005

畸形政治难以建构健全教育

我在南洋商报的作品,请多指教:

畸形政治难以建构健全教育

英国《泰吾士报》2005年世界大学排行榜出炉后,马来亚大学排名猛跌,掀起马来西亚评论界对大专教育的炽热探讨。当然探讨归探讨,最精彩不过的其实还是马大校方的回应。

虽然在《泰吾士报》世界大学排名中,马大在一些特定领域有所表现,但整体滑落的现象,不容否认。身为大学决策当局,不思检讨大学表现,一味否认推搪,“欢庆”特定部分的表现,难免沦为笑话。

当然,大学排名出炉过后,人们关注的还是高等教育部长的回应。这是基于以下两点:一来,在马来西亚大专教育体制下,大学自主性近乎阙如,高等教育部的反应,才可能真正落实为政策性的转变;二来高教部长拿督沙菲益向来都有“可圈可点”的言论,不得不令人万分期待。

拿督沙菲益虽只担任高教部长年余,最近还一再放话要求人们在给他机会继续“未完成的使命”,但他总算吸取过往经验,贯彻谨言慎行的原则,选择不在第一时间回应,而在事件相对平息后才发言。

高教部长针对马大排名的发言,基本上还算具有一定的检讨意味,提出六大策略提升大学水准;并且也算是触碰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大学校长的任命。据悉,高教部建议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以建议适当人选,担任我国国立大专的校长一职。

然而,据部长透露,高教部掌握该委员会的成员的任免,并且对委员会的建议,具有最后的决定权。如此一来,与现有状况,真无实际差别,说了也等于没说。除非委员会能够兼容真正独立的人士,这项制度安排,最后恐怕不过是沦为为部长决定“背书”,或是成为大学高职分赃的交易场所。

高教部长最近也针对回教大学毕业典礼服装事件发言。事件起源于某位回大非回教徒生,不满大学毕业典礼强制女性毕业生佩带头巾。内阁在11月9日由某位来自东马部长提出讨论此一课题,并达致最后共识:非回教徒不会被强制佩带头巾。

但是,我们在相关的报导中却发现,高教部长提出:在回大规则中,非回教徒女性的头巾是scarf,并不是回教式头巾tudung,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还是“强制有理”。拿督沙菲益还认为,佩带scarf并未触犯非回教徒的宗教,所以没什么问题。

回教大学当局强调,其衣着指南“并非宗教课题”,却祭出回大学生纪律条例第1.2条:“非回教徒必须尊重回教……”为其衣着指南辩护,严重自相矛盾。当然,即使没有此番自相矛盾的言论,看来也没有人会相信,强制佩带头巾的指南只是单纯的服装规划而已,为的可能只是美观时髦方便舒适庄严等等其他原因,就是无关宗教。

近几天更为炽热的教育课题,恐怕还不是大学排名及回大衣着指南,而是潜伏已久,终要面对的英语教数理课题。《马来前锋报》继刘天球事件之后,果然“不负众望”,如法炮制,“再创佳作”;只是这次的受害者是:民政党署理主席丹斯理许子根博士

许子根之前说了什么,许多人恐怕是在《马来前锋报》炒作后才知道。即使知道谈话内容后,也真的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也正如“刘天球事件”,巫青团再度率先发难。巫青团长也是教育部长的拿督希山慕丁11月10日,指责许子根针对英语教数理课题的发言,是“不负责任、不实际、立场反覆、不具建设性”的。

首相不是曾说过要“听真话”吗?如果一个具有教育背景的博士级人马提出一些有关教育政策的专业意见,都要背负“不负责任、不实际、立场反覆、不具建设性”的骂名,恐怕也没什么人愿意再说真话了吧?

首相上位两周年,近来某些评论言开始议论这两年来的表现。而首相之所以至今仍旧如此被广大人民爱戴,其中原因就是他是极少数不曾以极端言论、种族议题争取上位领袖。我们当然不希望首相阿都拉的新政,在马来西亚历史当中只有昙花一现的辉煌。有鉴于此,真的希望首相在殚精竭虑提升当下的马来西亚的同时,也应细心培植具有真正领导治国内涵,而非时时诉诸种族政治的新一代领袖。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