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八月 19, 2009

种族政治质变发展

我在《南洋商报》的作品,请指教

种族政治质变发展

在国家历史发展的流变过程当中,曾经好几次,人们以为,种族政治行将成为过去。其中一个例子,就是马哈迪统治中后期,烈火莫熄运动开始之前。
在90年代初,由于国阵牢牢控制国家,加上马哈迪个人几乎绝对的权威地位,表面上,种族政治开始出现淡化的现象,这也正是后来人们所谓的“小开放”。
然而,站在今天的角度而言,那些所谓的“小开放”,出现前提是种族威权对国家资源的绝对掌控。在某种程度而言,所谓的“小开放”不过是威权体制企图为自身增添“合法性”之橱窗粉饰。种族政治的本质,没有丝毫改变。
另外一个例子,是阿都拉上台初期。阿都拉是巫统内部少数不曾以种族极端言论上位的领袖。初掌相位之时,阿都拉还以“全民首相”为口号,提出种种国家体制的改革,令人耳目一新,更造就了2004年大选的空前胜利。
历史证明:人们再次被表象所蒙蔽。巫统很快又展露其种族政治的本性。从凯利的“种族输赢论”到阿末依斯迈的“华人寄居论”,都展露了巫统思维之本质。从政策上而言,阿都拉时代强调新经济政策存在疏漏,因此必须强化,而非逐步废除。
308大选,人民明显看穿多年来的假象;配合其他因素,首次得以大规模表态拒斥种族威权政治。国家首次出现瓦解种族政治的契机。
当然,民联三党支持根基依然具有种族倾向。然而,从政治论述而言,民联明显是以跨族群为根本的。毋庸置疑,民联政治势力的提升,意味的是种族政治面对了挑战。然而,在我国联邦体制下,权力高度集中与中央政府。国阵掌握中央权力,其动向自然更大程度决定国家政治历史的发展走向。
308海啸刚过,国阵内部所谓“改革”、“反省”的声音不断。阿都拉还因此被迫下台,首相大位提前更替。然而,国阵是否因此在种族政治上,出现关键的转变?恐怕不然。
新首相纳吉在民望超低的情况下上任。著名政治学者黄进发当时就提出:低民望反而可以降低人民预期,有利纳吉。果然,上任以来,纳吉除了在处理霹雳政变的后续发展方面,手段引起争议,其他方面还算稳打稳扎,民望得以逐渐攀升。
从种族政治的角度而言,纳吉推出“一个马来西亚”的概念,意图展现打破种族隔阂的诚意。但人民显然不再轻易相信口号。反倒是纳吉经济自由化的措施,可能能够获得局部人民的认同。虽然如此,所谓的经济自由化,依然不排除政府可以采纳替代方式,实行种族议程。
近来最令人担忧的,莫过于种族性言论的再度横行。其实,仔细留意,当前种族性的论述,并非最近才出现。在国阵霹雳州夺权的时候,呼吁种族团结,“共抗外侮”的言论已经成为国阵论述的重点。
此新一波的种族言论,是在赵明福离奇坠楼案发生过后开始的。这或许是巧合,毕竟赵明福案原本就无关种族课题。
然而,从另一角度而言,赵明福案事关重大。在一些国家,此类事件足以动摇整个政权。因此,将事件种族化,成为自保之必要手段。这显示,在种族言论背后,政治才是一切。
对于那些因为经济自由化而对当政者重燃希望的人们,种族气焰再现,实乃残忍的当头棒喝,却也是适时的提醒。然而,审视过去发展,当今局势,其实不过是历史的重复。
虽然可以用“本质未改”解释种族威权之现况。然而,人们还是应该更为仔细观察,以阿都拉时期为参照点,种族政治的发展,极可能已经出现了“质变”的发展。
阿都拉时代出现种族言论,乃是因为政治资源分配不均、党内又无权威全面统摄而衍生之乱象。今天局面可能有着根本的差异。这几天,带头狂轰安华、提出“种族背叛论”的,不是哗众取宠的地方诸侯,而是坐在第二把交椅的高层领导。
某马来报章推出种族议题,固然是一路走来、始终如一的做法。然而,近来的论述却更具一致性、系统性,在时间上也更为持久。种族政治出现“质变”发展,因为种族议题的提出,已经更有具体的策略性与目的性,而且看来还有位高权重者的指挥。
在此背景下,人们在应对如郑全行博士的言论时,似乎应该格外小心。行动党陆兆福的遭遇,足以令人警惕。陆兆福发文告反驳郑全行,却在网上被冒名发表“侮辱宗教以及统治者”的言论。
该匿名网站火速被删,整个情况极为可疑。站在华人社会的角度,陆兆福完全没有动机发表如是言论。陆兆福虽然报案澄清,但抨击他“侮辱宗教”言论依然,甚至还有人呼吁援引内安法令扣留陆兆福。
其实,真正自由的社会,还是应该容纳得下郑全行的言论的。在真正自由的社会,郑全行的言论必将与其他言论撞击辩论,最后更为接近真理的一方,将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然而,当今大马的情况并非如此。
因此,与其急于反驳,人们不如认清:郑全行言论背后更大的结构力量。有人提出政府应该以煽动法律对付郑全行。在原则上,这违背自由主义的精神。在现实上,这是危险的做法。因为,这等同于认同由国家监管言论。在当前局势下,什么言论更可能被控制?
马来西亚各族人民已经没有时间在对某些政治势力,存有幻想。种族政治“质变”发展,强力反扑,已是既成事实。在此危急形势下,人民甚至没有时间对民联议员诸多挑剔,除了那些渗透分子。
在政治上促成政党轮替,落实两线制应该是无可动摇的共同信念。如何增强民间跨族群资讯流动的渠道,以粉碎利用主流媒体分裂我国各族的企图,成了当前最急需大家思考的问题。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