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FM停播之后
我在南洋商报《有辩则刚》专栏发表的文章,请指教:
哗FM停播过后
在这篇文字刊登之时,哗FM已经在马来西亚的广播天空中消声。在9月16日哗FM 停播的消息传出之初,人们始终还认为事件总有转机。于是各路朋友,不管是媒体、学术、政界甚至财务领域的朋友都主动的伸出了援手。即使到明知结局已不能改变的最后一天,大家还是亲临电台总部,以实际行动,体现令人深深感动的支持。
哗FM停播事件,其中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面,是听众朋友自发的在网上发动连署签名运动。签名运动在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就收集了超过一万人的签名。亚依淡区国会议员魏家祥博士,更把这个签名带上国会,成为挽救哗FM的一个民意根据。
新纪元学院媒体系黄国福讲师,就指出听众上网连署签名运动,体现的是大马阅听人意识的提升。阅听人对媒体表现的要求,从被动走向主动,可构成媒体素质的提升的一个良性鞭策。
部分媒体工作者,从这次事件中,提出了对国家广电政策的探讨,也算是为这次,原本可能仅仅是较为直觉式的“互台”行动,提供了坚实的结构分析以及理论基础。
现时代的社会抗争,往往不能诉诸单存直觉式的行动。事实上,政治商业综合体,对于群众意识的摆弄,即使在当今的先进民主国家,亦屡见不鲜;并且往往可以以一些似是而非的论述,以市场行销包装的手腕,化解抗争的动员力。
这次哗FM停播事件,有关当局打出“商业性理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吊诡的是,此类“高明”的借口,虽然是停播意图得以得逞的一大因素,却又不能说不是提供了华社抗争社会运动,一个“质的提升”之契机。
换一个角度而言,近几年来华社一些具有活力、魄力及新兴的社会运动,其实已渐渐茁壮成型。而哗FM 的事件正好让此类新兴的社会运动,有了一个实践发展的平台。这也必然同时,为往后日子的运动提供了可贵的实践经验。
从更为一般的群众而言,直觉“护台”的意愿,推动了实质的社会运动参与。而对许多朋友而言,这种参与正好是可贵的第一步。这第一步可以是很简单的步骤,或许仅仅是到网上签名,或是出席支持哗FM的集会而已。
然而,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社会运动实际参与,哪怕是简单的参与,都有助于破解某些对于社会运动的迷思,并可以在实际上推动“参与性民主”在马来西亚华社的文化培植。
当然,任何的良性发展,总免不了要应对旧有政经结构及政治文化的抗拒。能源、水务及通讯部长林敬益医生,在国会针对挽救哗FM的连署签名运动的“妙语如珠”,成了此次停播事件发展的一个高潮。
林敬益部长的言论:“即使一百万人签名,也抵不上一百万令吉”引来多方的争议。其中,翁诗杰在《下班红绿灯》节目中,以“情何以堪”形容此类罔顾民意的言论,实令大部分人们深深的认同。
但人们真的不应为部长的言论,就此气馁。网上连署签名运动发展之初,许多朋友对我发出疑问:“签名运动,有用吗?”。当时我的回应是斩钉截铁的:“有用”。如果我的回答,造成了某种程度的误导,我愿就此道歉。
无可否认,相当多的朋友确实能体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气度,根本不在意一时的成败。然而,从积极的角度而言,签名运动确实反映了如黄国富讲师所言的“阅听人意识提升”的文化现象。身为此新兴文化现象的参与者,所有的连署人,理应为自己所体现的参与性,感到自豪。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网上连署发起人在10月14日向能源、水务及通讯部呈交网上万人请愿书。纵使部长之前已表态不会考虑此请愿书,但连署发起人坚持向有关方面呈交请愿书,体现的正是“护台”行动中的绝对不可缺席的-“契而不舍”精神。
哗FM停播既然是定局,在悲伤过后,是到了思考前路要如何去走的时候了。对有关当局持续的监督,当然不可停歇。除此之外,听闻有朋友已经积极探索运用网络科技,延续哗FM的精神。如果真的可行,期望这依旧获得大家的支持。现实纵使残酷,但信心不可丢失。哗FM和朋友们能否再续前缘,须要各方因缘的具足。这段时间里,冀望大家努力制造这个因缘。
哗FM停播过后
在这篇文字刊登之时,哗FM已经在马来西亚的广播天空中消声。在9月16日哗FM 停播的消息传出之初,人们始终还认为事件总有转机。于是各路朋友,不管是媒体、学术、政界甚至财务领域的朋友都主动的伸出了援手。即使到明知结局已不能改变的最后一天,大家还是亲临电台总部,以实际行动,体现令人深深感动的支持。
哗FM停播事件,其中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面,是听众朋友自发的在网上发动连署签名运动。签名运动在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就收集了超过一万人的签名。亚依淡区国会议员魏家祥博士,更把这个签名带上国会,成为挽救哗FM的一个民意根据。
新纪元学院媒体系黄国福讲师,就指出听众上网连署签名运动,体现的是大马阅听人意识的提升。阅听人对媒体表现的要求,从被动走向主动,可构成媒体素质的提升的一个良性鞭策。
部分媒体工作者,从这次事件中,提出了对国家广电政策的探讨,也算是为这次,原本可能仅仅是较为直觉式的“互台”行动,提供了坚实的结构分析以及理论基础。
现时代的社会抗争,往往不能诉诸单存直觉式的行动。事实上,政治商业综合体,对于群众意识的摆弄,即使在当今的先进民主国家,亦屡见不鲜;并且往往可以以一些似是而非的论述,以市场行销包装的手腕,化解抗争的动员力。
这次哗FM停播事件,有关当局打出“商业性理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吊诡的是,此类“高明”的借口,虽然是停播意图得以得逞的一大因素,却又不能说不是提供了华社抗争社会运动,一个“质的提升”之契机。
换一个角度而言,近几年来华社一些具有活力、魄力及新兴的社会运动,其实已渐渐茁壮成型。而哗FM 的事件正好让此类新兴的社会运动,有了一个实践发展的平台。这也必然同时,为往后日子的运动提供了可贵的实践经验。
从更为一般的群众而言,直觉“护台”的意愿,推动了实质的社会运动参与。而对许多朋友而言,这种参与正好是可贵的第一步。这第一步可以是很简单的步骤,或许仅仅是到网上签名,或是出席支持哗FM的集会而已。
然而,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社会运动实际参与,哪怕是简单的参与,都有助于破解某些对于社会运动的迷思,并可以在实际上推动“参与性民主”在马来西亚华社的文化培植。
当然,任何的良性发展,总免不了要应对旧有政经结构及政治文化的抗拒。能源、水务及通讯部长林敬益医生,在国会针对挽救哗FM的连署签名运动的“妙语如珠”,成了此次停播事件发展的一个高潮。
林敬益部长的言论:“即使一百万人签名,也抵不上一百万令吉”引来多方的争议。其中,翁诗杰在《下班红绿灯》节目中,以“情何以堪”形容此类罔顾民意的言论,实令大部分人们深深的认同。
但人们真的不应为部长的言论,就此气馁。网上连署签名运动发展之初,许多朋友对我发出疑问:“签名运动,有用吗?”。当时我的回应是斩钉截铁的:“有用”。如果我的回答,造成了某种程度的误导,我愿就此道歉。
无可否认,相当多的朋友确实能体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气度,根本不在意一时的成败。然而,从积极的角度而言,签名运动确实反映了如黄国富讲师所言的“阅听人意识提升”的文化现象。身为此新兴文化现象的参与者,所有的连署人,理应为自己所体现的参与性,感到自豪。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网上连署发起人在10月14日向能源、水务及通讯部呈交网上万人请愿书。纵使部长之前已表态不会考虑此请愿书,但连署发起人坚持向有关方面呈交请愿书,体现的正是“护台”行动中的绝对不可缺席的-“契而不舍”精神。
哗FM停播既然是定局,在悲伤过后,是到了思考前路要如何去走的时候了。对有关当局持续的监督,当然不可停歇。除此之外,听闻有朋友已经积极探索运用网络科技,延续哗FM的精神。如果真的可行,期望这依旧获得大家的支持。现实纵使残酷,但信心不可丢失。哗FM和朋友们能否再续前缘,须要各方因缘的具足。这段时间里,冀望大家努力制造这个因缘。
9 Comments:
猷 荃 , 希 望 这 个 部 落 客 能 长 时 间 凝 聚 一 群 关 心 马 来 西 亚 及 大 马 华 社 者 的 声 音 。 那 么 , 哇 ! FM 的 停 播 就 显 得 有 意 义 了 !
愿 与 所 有 的 有 心 人 共 勉 之 。
我 是 来 自 某 学 院 的 Elvin 。
除此之外,听闻有朋友已经积极探索运用网络科技,延续哗FM的精神
www.waonline.com.my 是这个网络科技吗?
www.waonline.com.my 是一个比较具体被规划的计划.不排除其他朋友还有自发性的行动
希望有网络电台的出现。
虽然哗FM停播了,但我希望下班红绿灯的精神可以一直维持下去。也希望将来waonline可以包含不同的语言,让友族参议。
猷荃,
您好,想请问如果开设一个电台需要多少的资金?如果一年后,哗FM 不被从开或变质了,您们有打算凑备开设一个新电台吗??
我是下班红绿灯的忠实听众。
目前比较可行的是借助科技,用网上电台的方式来保温,有了第一步,才可能谈其他的。十月二十一期待您的支持
自从哗!FM停播以后,就没再收听电台了,尤其是下班后的那短时间。而之前将哗!FM设定在车内收音机的一号台依然是静悄悄的。我决定了!决定不更动一号台的设定,让她空悬着,等待着她重新发出声音的一天。
You all have created history in Malaysia-this is the True Malaysia Boleh Semangat! within so short 10 days only you all have created an internet radio! What a shame on those who issue license and ask for million of dollars to monopolise public asset! I suggest all the fans to concretely support this good work by SMS at least 10 friends including those influencial businessmen overseas so that the number can multiply tremendously ,in no time you will be able to get in advertisers to fund your activities.OUR MCMC should also come up with peruntukan to spread the good name of Malaysia-help create an E base society by solid action! Dont just talk. I hope the rest of the fans will also do the same and spread Waonline via broadcasting their email ,sms and come out with donation.I am willing to part with at least Rm 50 a month.You may start a fans club open to worldwide-'the word is our market-new slogan-'Wa online-we connect you to the world',one of this day,waonline will be listed in NESDAQ like Baidu and sold for millions of dollars!Cheerio!Young men ,have great dreams and prove those sceptics and politicians wrong!!!!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