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十月 31, 2008

种族主义没完没了

我在《南洋商报》的最新稿件,请指教

种族主义没完没了

对马来西亚人民而言,3.08大选的成绩,是对于种族威权政治的一个否定。因此,多年玩弄种族议题的政治势力,是时候反省改变,抚顺人民以及国际格局的需求。

无奈的是,国内保守势力对人民的呼声,始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玩弄种族主义方面,保守势力似乎更加的肆无忌惮。

副首相纳吉,日前接受媒体访问,提出“准备废除新经济政策”的言论,为人民带来一线的曙光。

废除新经济政策,虽然可能更多是基于国际经济竞争之考量。然而,这项宣布最大的意义,还是在于国家领导人,愿意放下种族政治,用务实政绩,与反对阵线竞争。

但这个希望,看来还真的是昙花一现。在巫统党选竞选主席大位稳操胜券的纳吉,过后做出澄清:他不过是要让新经济政策“逐步”“自由化”;而且在我国土著股权目标“尚未达到”的时候,不可能取消新经济政策的措施。

纳吉的算是澄清了可能是媒体一厢情愿的过分解读。由于人民对于纳吉存在既有的印象,这个澄清,并未引起太大的惊奇以及反应。

然而,在纳吉的宣布过后,巫统其他领袖的反应,却明显的显示新经济政策,在可预见的将来,几乎不会有检讨的可能,甚至还可能变本加厉。

与此同时,由民联执政的雪兰莪州,也出现一个攸关种族主义思维的事件。雪州务大臣丹斯里卡利,委任一名华裔女性刘秀梅,出任雪州发展机构的代总经理。这项任命,遭到该机构属下员工的抗议。

机构属下员工提出,雪州发展机构的存在目的,乃落实马来人议程。因此,机构领导人,必须由一位在回教宗教方面德高望重的人担当。这种赤裸裸的种族/宗教主义思维,实在令人看了目瞪口呆。

有迹象显示,雪州大臣可能被迫向压力低头。这可能倒不是因为害怕失去马来选民的支持;因为人民公正党向来明确以多元主义 ,为党的基本斗争路线。相反,如果向压力低头,反而可能会令公正党在城市选区,付出政治代价。

然而,如果机构内部出现反对声浪,一意孤行必然导致机构员工内部阻碍,导致整个行政工作瘫痪。这可能才是州务大臣最大的顾忌。

雪州发展机构员工出现种族主义声音,显示多年来巫统宣扬的种族主义思维,很容易被既得利益者利用。这个抗议的背后,可能仅仅是有人对总经理职位虎视眈眈,属于办公室政治,但也可能是保守势力背后刻意炒作,煽风点火,意图动摇雪州民联政府。

其实,放眼整个公务体系,类似雪州发展机构的结构,并非孤立的个案。部分高级公务员,能坐享高薪以及手握巨大权力,其实并非有过人才华,而是拜国阵落实种族主义治国的结构。因此,这类人士自然也成为种族主义的捍卫者。

这也显示,就算种族政治今天消灭,换个走多元路线的阵线执政中央,全面排除国家体制内的种族主义遗毒,恐怕还要耗费多时。更糟的是,我们连第一步,都未能踏出。

玩弄种族政治的现象,看来还会越演越烈。目前,此类人士也开始强调:各族人民不应该质疑“社会契约”,以免出现威胁各族团结以及融洽的现象。

马来西亚所谓的“社会契约”,是指独立时各族达成的共识:“马来人允许当时非马来人成为公民,非马来人承认马来人的特殊地位,作为交换”。

如果真的存在所谓的“社会契约”,这个契约,也应该仅仅局限于《联邦宪法》下的条文。然而,多年以来,政府落实的政策已经逾越宪法当中的条文,这是法学界的观察。

诸如新经济政策等等独立后才实行的政策,根本没有宪法依据。将这类政策以及其他“马来人至上”的政治概念,说成是“社会契约”,无可质疑,根本上是一种政治操作。

如今,任何对所谓“社会契约”的讨论,往往会被指为“质疑社会契约”,甚至会以面对保守势力近乎恐吓的言论。

即使真的有所谓的契约。正如任何契约 ,条文的诠释,肯定需要各方不断的讨论。如果契约条文只允许某方任意诠释,甚至任意扩大己方的权益,这算是信守“契约”吗?

就在今年,著名马来学者翁姑阿兹就曾经提出看法,认为“社会契约”并非历史上的事实,而是“政客们依各自利益需要,建构出来的幻象”。

如果把《联邦宪法》当成“社会契约”,这个契约的存在,看来还是历史事实。然而,这些年来玩弄“社会契约”的概念,各取所需,确也是不争的事实。

种族主义更严重了

我在《中国报》的最新稿件,请指教

种族主义更严重了

下任首相纳吉,接受某家媒体访问,宣称“准备废除新经济政策”。那家媒体还评论:“纳吉的思想开始接近安华”。

这个新闻,几家华文报纸,头条报道。明年三月就要换纳吉做首相。如果纳吉真的打算废除新经济政策,那算是抛弃种族政治的第一步。对于国家和各族人民,都是好事。

反对党没有马上有什么大的反应。人民(除了种族极端分子)心理可能还是开心,但又不敢希望太高。毕竟,说“准备废除”,又没有讲几时。

至少,将来的首相不会还没有上台就发表极端言论。至于会不会真的实行,人民还有时间慢慢的看。

不过,还没有来得及把“好消息”暂时放下 ,人民似乎就可以开始 失望了。

马华最高票党选的副总会长廖仲莱,公开呼吁政府废除三十巴仙土著股权。这不过是用另外一种讲法,讲纳吉讲的话而已。废除新经济政策,最重要的不是废除像股权等等的固打吗?

可是,偏偏巫统领袖,开始炮轰廖仲莱。内容不谈,谈他不应该公开谈这种课题。纳吉不是公开谈吗?为什么他就可以?

纳吉后来澄清,他不是讲“废除”新经济政策,而是讲把“新经济政策”“自由化”,而且是逐步逐步的来。现在马来人都没有掌握30%股权,哪里可能要现在废除新经济政策?

绕了一大圈,一切是不是又回到原地?人民自然心理有数。政治人物有些话,听过就算。他的政党是什么样的政党,人民看见这么多年,会不知道?

廖仲莱这次其实也不算“敢怒敢言”。因为那根本是重复纳吉讲的话。可是,这种公开的谈话,帮助人民,更帮助马华,揭穿有些话到底可信不可信。这点功劳,廖部长还是有的。

回到原地还不要紧,更惨的是种族主义可能更加严重了。槟州设立多种语言路牌。巫统炒作,说违反“社会契约”、破坏种族和谐。又不是拆掉马来文路牌放其他语言的路牌。这种讲法,夸不夸张一点?

星期六, 十月 25, 2008

民政保护不到陈莲花

我在《中国报》的最新作品,请指教

民政保护不到陈莲花

首相阿都拉在马华代表大会发言,回应黄家定的演讲,指出“巫统没有欺压国阵成员党”。

报章报导上一任总会长黄家定,在马华代表大会上的告别演讲,给人这样的感觉:黄家定勇敢“指责”巫统“主导国阵”。然后首相演讲时马上“反击”,指出“巫统没有欺负国阵成员党”,好像令黄家定很没有脸。

我不在现场,可是电视录像画面显示:阿都拉“反击”的时候,马华中央代表掌声如雷。这一定有误会。如果真的黄总会长被“反击”,中央代表应该嘘声四起才对。在三春礼堂自家门前“反击”我们的总会长,哪里可以?

不过,先听清楚黄家定讲什么。他大概是说:.巫统领导的诚意我感受到,可是人民认为巫统主导国阵的“印象”(perception),一定要处理一下。这就是人们说的敢敢“向巫统呛声”吗?

这更加像是告诉巫统,你其实做得都很对,可是人民就是看不到,误解了,所以要做一些门面功夫,改变人民的“印象”。


巫统有没有欺压国阵成员党?今天(10月22日)国会有很难看的一幕。

两星期前,民政副部长拿督陈莲花,在民政妇女组代表大会发言:指出三大民族都来自别方,原住民才是原本的居住者,所以不应该讲任何人是“寄居者”,玩弄课题。

这显然是在反击“华人寄居论”。不过《马来前锋报》,却拿这个课题大作文章,说陈莲花指马来人是“外来者”,很不尊敬马来人特权,应该被对付。

今天国会,巫统的国会议员很没礼貌的破口大骂,令陈莲花很难看。巫统有没有欺压成员党?很明显。

不过,有今天的局面,成员党自己,尤其民政,也要负起责任。两个星期过去,民政新任主席只是替陈莲花“澄清”,说她没有说这些话;低调、温柔的说《前锋报》歪曲言论,还希望巫统领袖开明了解。

这种做法叫做“息事宁人”,是某些书生领袖一路走来,始终软弱的作风。不过,这样对陈莲花伤害真的很大 :

第一,因为没有明确的解释,部分华社还可能认为陈莲花是在逞英雄,学那位仁兄发表类似“寄居论”的言论,自找麻烦。

第二,没有勇敢摆事实,讲道理,巫统内部看到机会,当然乘机搞一搞。

如果根据历史,三大民族真的是来自其他地方,说出一个历史事实,有什么问题?如果有人认为不对,应该提出历史的证据,作出学术的交流,不用喊打喊杀。

民政领袖没有理直气壮的反问,反而模棱两可的“澄清”,希望事情快快过去。这种软弱,哪里不被被巫统吃定?

民政党连自己的妇女组主席都没有办法保护,还敢希望人民相信它能“在国阵内部扮演有意义的角色”?开玩笑。

星期五, 十月 17, 2008

党选辩论的波折

我在《中国报》的最新稿件,请指教。稿件刊出过后,主办当局宣布两场辩论将会转播,但后来又被多媒体委员会拒绝,看来真实一波“三”折.

党选辩论的波折

《南洋商报》和NTV7联办马华党选候选人辩论会,一波“两”折。第一折:候选人有些就是不捧场。

署理总会长四缺二,不过总算还是有一场辩论进行。总会长最惨:辩论会变成“政论会”,一位候选人唱独角戏。

第二“折”:是本来直播的辩论会,最后一分钟,被有关当局“劝告”,不能直播。要电检局看过,可能剪一剪,改天才播。党选不过还有几天的时间。

“改天”如果是在党选过后,恐怕没有人有兴趣看了。电视台和报章花时间,花精力,花金钱,最后可能白忙一场。

不过,也许有遗憾,但希望他们的努力,人们看得见。把注意力放在马华候选人的人,请把眼光转移转,看看那些为我国政治文化,提供提升空间努力的媒体朋友。

无论是有关报章编辑、报社员工、电视台制作人、甚至在场教人们怎样“拍手”的场记,我们都要为他大声喝彩。

至于有候选人不要来,其实那是个人选择。个人为自己的行动要负责。有些人在政治辩论方面,有辉煌的过去。但过去是过去,这次是这次。有一天,盖棺论定,我们会说那个过去,还是辉煌的。

当然,有关当局(多媒体委员会)最后一分钟的“劝告”,也当然很特别。为什么会来管这个根本不会有什么危险的节目?

有来的候选人,当然会乘机把矛头指向对手。这很严重,等于说有些人找巫统的人帮忙。

虽然证据可能永远不会被发现。可是谁有动机?谁有能力?这些指责有人相信,不能怪谁。何况其他人也没有通过各种管道,“协商”转变有关当局的决定。

党选候选人互相指责抹黑,好像每个候选人都不好。不过这反而是好事。如果党选胜利的领袖,被认为是一百巴仙的好人,是党的英雄圣人,这个党一定不会在制度方面有所改善。再好的领袖,有一天也会被这种党文化宠坏,本来好好都会最后腐败。

星期六, 十月 11, 2008

民主退潮风险提升

我在《南洋商报》的最新文章,请指教

民主退潮风险提升

首相阿都拉即将卸任。回顾这5年的掌政时期,阿都拉带来的改变,相当有限。虽然刚刚上任,就提出在数个领域进行改革。然而改革都是空雷不雨,这当中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守旧势力的顽抗。

虽然如此,阿都拉掌政5年,国家局势产生变化,确乃不争的事实。虽然根本性的改变未见,但是在开放媒体空间以及推动改革论述方面,阿都拉还是略有建树的。

虽然如此,过去数年大马的民主化历程,未必全然可以归功于阿都拉的默许。马来民族思维的进步、网络科技的普及、马来在野党的发展等等,都是宁静但实在的政治改革暗流。

配合更多其它客观因素,这波的民主化浪潮,在今年3.08大选浮出台面,场面壮观、令许多人讶异,但仔细分析,那似乎也符合政治发展的规律。

3.08大选过后 ,人们对于国家改革的可能,普遍存在着乐观的心态。理论上,在两线竞争的情况下,朝野都会实质推动改革议程,争取民心。但事实是否如此?

以3.08大选仅过半年的情况,判断政改的成效,似乎言之过早。但民主化浪潮,似乎不仅仅存在速度快慢的问题,民主“退潮”甚至“逆潮”的出现,都是人们忽略,但却是实实在在可能发生的现象。

阿都拉宣布明年三月下台,国阵成员党礼貌上没有异议,但实际上可能期待已久。从政党生存的角度而言,当前国阵政权面临空前危机,成员党随时陪葬的可能性,一直存在。

国阵结构庞大,惯性超强,进行实质改革如果不是毫不可能,至少也是极度困难的。实际上,唯有让国阵彻底垮台,让其拥有在野的经验,才能确保国阵各党痛定思痛,如浴火凤凰,进行实质改革。这在许多国家的民主发展经验当中,都可以找到实例。

但站在国阵各党的角度而言,丧失政权,是根本付不起的代价。既然实质改革难行,丧失政权又决非选项,期待强势领导的出现,似乎成为国阵内部心照不宣以及唯一“合理”的生存方案。

以当前局势而言,显著重回极端种族主义、张扬推动种族政策,似乎也并非聪明的做法。一个合理的揣测是: 国阵可能计划回到马哈迪统治后期“小开放”的格局-外表开明,内里强硬。

所谓的“小开放”既是在根本国家政策方面,固守国阵种族威权的本质。但这不排除,在某些时刻、某些状况,向华印族群,释放小恩小惠,并由成员党宣传小恩小惠乃政府开明之明证。

如“寄居论”的种族言论,可能还会不时出现,但却会遭到强势领导的迅速对付,从而为领袖在多元种族社会树立权威。但这不代表,在具国策方面,“寄居论”的精神,不会被具体贯彻。

在“小开放”的格局下,种族性言论的不时出现,依然必要:第一,这可以提供机会,让国阵成员党表演“敢怒敢言”;第二,可以令马来民族从成员党的“敢怒敢言”当中,滋生马来主权的危机感;第三,合理化监管言论的法律以及手段,并且可以用“一视同仁”为借口,对任何质疑国阵种族政治的人士,也采取强硬的行动。

自然的,在民主、人权、媒体各方面,将会出现严厉的监管,令在野党以及公民社会,不再有当前的发挥空间;以及把一些对国阵不利的言行,摸黑为“危害国家安全”,并以政治或法律手段应付。

实际上,这几个月的状况,似乎显露国阵已经开始朝此方向前进。最新值得关注的进展,是兴权会到访在首相开斋节开放门户的事件。媒体的炒作以及政治领袖的放话,令人感觉再度对付兴权会的行动,已经箭在弦上。

国阵成员党,近来大谈改革。然而,在最关键的议题:内安法令的存废,态度依然十分保守。首相声称下台前完成在反贪、司法、警务方面改革,却独漏拿督再益的公开呼吁:废除内安法令。明乎国阵接下来可能的发展,人们自然理解为何如此。

当今国际经济风雨飘摇,也令民主退潮的风险巨增。面对经济困境,“稳定压倒一切”,可能成为应付异议分子的借口。副首相日前放话,对于影响国家经济稳定的做法决不姑息。这番言论,非常值得关注。

种种证据显示,民主退潮,至少从国阵内部发展而言,迹象相当明显。抵御此浪潮的第一防线自然是民联。但民联恰恰可能是国阵政治运作下最直接受到冲击的一方。

在变天计划失败过后,安华本身还面对肛交案的困扰,民联能否有效低档民主退潮?成为疑问。民主退潮的最后防线,当然是人民,但人民对于各种软硬手段会有何反应?

星期五, 十月 10, 2008

换首相

我在《中国报》的最新作品,请多指教

换首相

首相阿都拉被“逼宫”,结果宣布不竞选巫统主席职位,明年三月交棒。“逼宫”的主角,之前有传闻讲主要是:慕尤丁、拉菲达还有莫哈默泰益。

后面两个,以往政绩有目共睹,清廉事迹人民都知道。此次由他们“逼宫”,看来是诚心为了推动巫统改革,朝向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等等目标。马来西亚人民,看来有好日子了。

之前巫统内部谈首相下台交班时,民政党将要上任的主席许子根,勇敢的公开讲话:首相权力转移,必须在国阵讨论,不能巫统自己决定。

结果,国阵会议是开了,首相也是在会上宣布最后决定。可是,消息出来,开会时那些成员党一个也没有发表意见。

之前看起来勇敢的讲话,不过是表演而已。来到国阵的会议,还是巫统的决定,等于马华民政国大党的决定。讨论都没有,不用讲有什么反对的意见。

不过,马华民政这次没有任何意见,可能因为他们本来就同意快点换掉首相。

马华民政埋怨现在的首相,不够强硬。公开讲的:是首相对付巫统内部发表极端言论的人,不够强硬,导致人民对国阵反感。

听说,马华民政,不会公开讲,但是心里还埋怨首相另外一点:太多开放,让媒体、反对党有太大的民主空间,才会导致308 政治海啸的发生。

对付敌人手软,就是对自己,以及盟友残忍。今天,马华民政大谈要改革,是因为308后情况危急,未必是心里真的想要 。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避过风头,以后还对对手还是要强硬一点,不要太过喜欢讲民主。

他们当中,一定还是希望回到老马强权的时代。那时,领袖动用各种强硬手段保住政权,非常有效,巫统可以长久称霸。

这个时候,马华民政可以讲:要“进入政治主流”,才能保障华人权益。你可以很讨厌,可是不能不投马华民政。

纳吉可能就是一些人众望所归,可以重振国阵的人。可是,重振国阵,未必等于政治改革,人民要弄清楚。

星期二, 十月 07, 2008

三山九九

周末应友人之邀,参与马六甲版重阳登山活动


公祭












扮古人


气球升天









个人气球升天,主办当局给参与者小卡写下愿望,随气球升天







主祭台




群狮共舞



千人环山行





遥望身后人龙














中间那位就是活动的领军者甲华堂青团长柯新庆,他太太丽兰,还有两个女儿。现场还巧遇多年未见马大华文学会的友人逸如还有雪媚。我身旁的就是老婆大人。

星期五, 十月 03, 2008

不再独行翁大侠

我在《中国报》的最新作品,请指教

不再独行翁大侠

马华最侯任(差不多 了)总会长的拿督翁诗杰9月30 日,发表竞选宣言。发表会受到很多马华领袖捧场。某个网上媒体报道,拿督翁针对记者的问题,反问:“你看我还是独行侠吗?”

报导没有告诉我们拿督翁的语气,不过单单看这句话(不懂有没有错误报道),就看得出拿督翁,是有点得意的。

不过,不要说一个人,就算一只狗,如果即将坐上大位,掌握很大权力和资源,大把人会靠过来,没有什么稀奇。

拿督翁这个海南伯爹,至情至性、豪爽直率,表现一点点得意,没有什么错。

而且他不是一步登天的政治人物;大风大浪多年,冷静下来,应该有智慧知道:那些捧场的人,今天站在你身边,情势不对,跑去后面插几刀,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翻脸不认人还不是最危险的。当拿督翁上位后,一群鸡犬一起升天,成为当权的“新团队”,成为新的大小各层“揸fit人”。

既然新的主人是拿督翁,维护奉承就是必要的。于是“华社不能没有你”、“马华非常需要你”、“人民需要你的敢怒敢言”等等 好听的话,拿督翁天天都可以听到。

有些人登上权力高峰时,本来好好,后来变质,历史当中的例子大把。以拿督翁的智慧,也应该看得到,避得了。

其实,拿督翁已经很多次,告诉别人自己不是独行侠了。这么用力的讲自己不是“独行侠”,正是因为马华很讲究“埋堆”的组织。

今天大家要“吃喝玩乐”,你就要多多参与。今天大家要“逃离政治”,你也应该乖乖不谈政治。

可是,党外人民崇拜拿督翁,就是因为他是“独行侠”,在很滥的政党里面,没有乖乖的听话。

今天,马华能够出现改变,308大选人民的强烈表态,是重要的因素。拿督翁铁订不做“独行侠”了,人民不知道会不会失望?目前只能祝福他,但人民还是会观察,在新的角色里面,他会怎样?